佚名 作品
第442章(第3頁)
到時候他們這種所謂的聯合行為就是一場笑話。
徐允幀一臉的淡定:“諸位不用操心,
有的是辦法。”
其他人本就沒有太好的主意,見徐允幀胸有成竹,便紛紛同意。
次日一早,崇禎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奏本很是惱怒。
這些都是給薛濂求情的奏本。
求情的人裡面有勳貴,有朝中大臣。
說辭也都大體相似,無非是陽武侯薛濂祖上有功於大明,念在其初犯並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的前提下,減免罪責。
崇禎看著這些奏本,心中殺意沸騰。
一幫廢物勳貴也太瞧得起自己了吧?以為聯合起來找幾個大臣,上幾本奏本就能對抗朕?
對抗朕的想法?
無能且幼稚!
“王承恩把這些奏本都拿出去燒了,並且放出消息,說陽武侯薛濂霸佔民田,意欲屠戮百姓,朕要按大明律處置!把求情的人名字都記下來,尤其是那些勳貴,一個也不能漏記。”
不是聯合嗎?朕倒要看看還有哪些人站隊了!
越多越好,一網打盡!
王承恩領旨後將奏本一一撿起,拿出殿外送進了尚膳監,讓人燒掉。
隨著消息傳出,京師百姓轟動。
“陽武侯薛濂霸佔民田也就算了,竟然還想屠戮百姓,他瘋了嗎?”
“瘋不瘋的不知道,但陛下肯定會砍薛濂的腦袋!”
“我不信,陽武侯是侯爵,說砍就砍了?”
“成國公還是公爵呢,不也砍了?不信的話可以打賭,輸了的請對方吃早點喝豆汁!”
“賭就賭!”
不同於百姓們看熱鬧的心態,勳貴和大臣們則是紛紛緊張起來。
他們怕崇禎把薛濂的個人問題上升到階級問題。
不過這種緊張氣氛隨著建奴接近京師被人們暫時拋到腦後。
乾清宮內,王承恩手拿塘報、表情嚴肅:“皇爺,建奴大軍已過三河,沿途不攻城池只搶村莊,一路往南直奔香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