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34章(第2頁)
“塘報的內容都看過了?”崇禎面無表情的問。
兵部尚書李邦華拱手說道:“回陛下,看過了。”
“說吧,有什麼好辦法!北面有素巴第和多鐸,南面有李闖賊。”
在場的眾人紛紛沉默。
千算萬算,沒算到素巴第臨陣倒戈,倒打一耙。
如果沒有素巴第的威脅,他們完全可以用京師的守軍將居庸關的唐通替下來,這樣官軍就多了一支野戰部隊。
計劃,趕不上變化!
劉文耀第一個開口:“陛下,臣以為此戰應有舍有得。”
在眾人的目光中,京營總督劉文耀繼續說道:“舍宣府,建奴攻不下的地方,蒙古人同樣攻不下來。”
“舍大名府,將靖南伯調回京師,與我等全力對付建奴。”
崇禎先是點頭肯定了劉文耀的前半句話。
宣府確實如劉文耀所說的那樣堅固,建奴攻不下來的地方,素巴第同樣攻不下來!
緊接著崇禎搖頭否定了劉文耀的後半句話。
決不能捨棄大名府!
首先那裡有趙王和周王的存銀,雖然不多,卻也不少,對李自成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
一旦得了這些錢財,李自成很快又能招兵買馬,發展壯大。
其次,李性忠和他麾下萬餘將士還在大名府。這些人都是大明邊軍,戰力擔當。無論是死還是降,對明軍都是巨大損失。
最後一點,如果李憲忠知道朝廷放棄了他的堂兄李性忠,他會怎麼想?
李憲忠現領勇衛營參將一職!
搞不好會出事的!
王永吉想了想,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應該集合京師附近戰兵,然後兵分兩路。”
“一路固守京師,一路支援大名府。李自成所恃者,騎兵也。只要調集萬餘騎兵支援靖南伯,定可以解大明府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