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07章(第2頁)
不提忠州還好,提到忠州這個地名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尤其是曾英,他剛在忠州一帶與張獻忠的乾兒子孫可望大戰一番,因兵敗退守涪陵。
守都守不住的地方,如何反攻?
最關鍵的是,張獻忠兵力太多了!
在人海戰術下,他們根本不是張獻忠的對手。
深色的長條為山脈,在地形的影響下,進攻重慶最佳辦法是攻下長壽和涪陵
秦良玉拿出重慶一帶的地圖,打開後指著忠州(現在的忠縣)說道:“張獻忠二十萬兵馬從忠州出發,兵分兩路。一路由陸路攻長壽,一路水路並進攻涪陵。”
“我軍主力則有三部分,涪陵約有三萬戰兵,長壽戰兵不足兩萬,還有一萬溪峒兵正在石柱一帶集結,預計一兩日後就能出發。”
“就算集結全部兵力對抗其中一路,我軍在數量上亦不佔優。此戰,難啊!”
秦良玉的擔憂不無道理,她麾下總兵力不到六萬。
而張獻忠有二十萬兵馬,用三命換一命還有剩餘。
所以當秦良玉說出實際情況後,明軍主將都沉默了。
過了一會,秦良玉見眾人有些氣餒,開口說道:“其實也不是不能打,但需要賭一把!”
“賭什麼?”劉佳胤問。
“賭守軍和百姓能守住城池!”秦良玉指著地圖上的涪陵說道:“涪陵地處長江和烏江交匯處,地勢平坦卻不開闊。”
“張獻忠若想攻下涪陵,必然會用船渡河。他渡河時我軍並不出擊,而是假裝示弱,讓其攻城。”
“守兵和臨時招募的百姓只需抵擋一兩日,等張獻忠大軍疲憊時,城中戰兵一湧而出,用精銳之兵擊其疲憊的前軍,其必然潰敗。”
“別說他有十六萬,就是有二十六萬兵馬也擋不住潰敗之勢!”
“如此反覆幾次,張獻忠必然元氣大傷。”
眾人聽罷,紛紛開始思考計策的可行性。畢竟之前連續兩次兵敗,再不思變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