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第3頁)

 自宋之後,皇帝開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也就是從這時起,士紳地主成為了地方官府治理基層的主要幫手。

 大部分士紳地主是歸鄉的官員,他們之前在朝中當官,歸隱後後成了士紳,久而久之又會因為土地多而成為地主。

 這是朝廷默許和鼓勵的。

 畢竟需要他們幫忙維持基層政權的秩序。

 還有就是,如果辭官歸鄉的人既沒有錢財土地,也沒有名聲地位,那麼天下就沒有幾個讀書人願意入朝為官了!

 當官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高人一等,衣食無憂嗎?

 不為功名利祿折腰的人幾乎沒有!

 在朝中,他們是官員!

 在鄉下,他們是士紳地主。

 動官員,會遇到士紳地主的阻力。動士紳地主,同樣會遇到官員的阻力。

 因為現在的官員是未來的士紳地主,而士紳地主又會靠這些官員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個問題,好像無解!!!

 一個簡簡單單的財產公示竟然遇到了這麼大的阻力...

 這大明朝的水,太深了。

 “朕知道了,李閣老先去忙吧!”崇禎擺擺手,讓李邦華離開。

 李邦華看似是善意的告訴他這個消息,實際上可能是代表百官試探他的口風!

 內閣首輔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當的。

 此人既要代表官員的利益,又要維護皇權,同時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

 如此才能得到官員支持和皇帝愛戴。

 官員們早晚也有歸隱故里的一天,就算他們不為自己著想,也會為子孫謀一份利。

 又有幾人能像張居正一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李自成和建奴這兩個明面上的敵人暫時走了,可是士紳地主這些暗中的敵人卻浮出水面。

 崇禎覺得腦袋有點大。

 他既要完善大明朝廷的制度,又要解決朝堂上的貪腐,還要解決地方士紳兼併土地,同時兼顧三者的利益!

 難!

 無論何種變法改革,只有處理好三者的關係,才能長久的實施下去。

 否則就算靠鐵腕政策強行施政,等他歸天的那一刻,變法還是會失敗!

 崇禎想了一會腦袋有點疼,搖著頭走向乾清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