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第3頁)

 崇禎正與李邦華面對面的探討治國理念。

 崇禎說道:“李閣老,治理國家不是一件易事。同理,治理官員百姓也不是一件易事。”

 “臣以為,只要沒有貪官汙吏,百姓的生活就能相對好一些。”

 “李閣老覺得可能嗎?”崇禎反問。

 李邦華沉默了。

 他身為內閣首輔都不能撇棄貪念,更何況那些下面的官吏。

 崇禎繼續說道:“縱觀史書,國家為什麼會滅亡?”

 “因為...土地兼併?苛政?天災?



 崇禎搖搖頭,“都不是,縱觀整個歷史,朝代更替的原因是生產關係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

 李邦華:???

 他有種聽天書的感覺!

 “這...請陛下賜教什麼是生產關係,什麼是生產力!”

 緊接著,崇禎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用一種李邦華能理解的方式說了出去。

 “也就是說...是負責分配的人和**出了問題?”李邦華抬起頭,用詢問的目光看向崇禎。

 崇禎直接愣在原地。

 李邦華可以啊,竟然直接說出了問題核心所在。

 “李閣老說的不錯,就像元朝末年那樣,江南本是魚米之鄉,土地物產豐盈百姓卻貧困潦倒。究其原因是蒙古人的掠奪,造成了貧極江南,浮誇塞北的局面。”

 “於是太祖高皇帝揭竿而起,讓生產關係適應了生產力。”

 “原來如此!”李邦華開始認真思考大明朝是不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簡單思考後,他無奈的嘆息一聲。

 大明朝不但有這種問題,而且非常嚴重!

 “懷來衛塘報!懷來衛塘報!”就在李邦華打算細問時,一個小太監手裡拿著塘報跑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