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34章(第2頁)
夷字四營屬於編制外的部隊,但就是這些人讓關寧軍聲名遠揚。
(堪戰援兵和戰兵都能野戰,前者的戰鬥力比後者強,而且強很多,屬於精銳之中的精銳。)
第二階段是吳三桂時期的關寧軍,此時的關寧軍編制變為鎮標七營。
分別是鎮標內丁營,鎮標左營,鎮標右營,鎮標中營,鎮標前營,鎮標後營以及鎮標大撥營。
鎮標內丁營屬於精銳之中的精銳,也是吳三桂的私人家丁。人數雖然不多,但戰力極其強悍。
吳三桂思考了很久,這才決定派巴克勇帶領鎮標中營的騎兵主力,並從其他營抽調一些騎兵前去宣府支援。
不是他猶豫,是可調之兵實在太少了。
首先,鎮標內丁營的兵不能調!這是他的家丁,是私軍,也是戰力擔當!
每逢戰事這些人都跟在他左右,有他們在,他吳三桂才有底氣!
其次,夷字四營的人也不能調!
這四營兵馬由蒙古人和和女真人組成,裝備精良,待遇優厚,同時也是戰力擔當!
不能也不敢調走借給朝廷用。
因為夷字四營的主將雖然都是他的親信,但這些蒙古人和女真人忠誠度並不是很高,極有可能被朝廷那幫文人想辦法收買,成了朝廷的兵馬。
派巴克勇和鎮標中營則就沒有這些顧慮了。
首先,巴克勇是鎮標內丁營出身,對他絕對忠誠,不會被朝廷的威逼利誘策反。
其次,鎮標中營的戰鬥力屬於中等,既不高,也不低!同等數量下雖然做不到與建奴平分秋色,但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此番遠征,自保為上。
片刻後,鎮標中營主官參將巴克勇邁著孔武有力的步伐走了進來。
他身材並不高大,但體型十分健壯,裡外裡透著一股子狠勁。尤其是那張國字臉,在一雙大圓眼的裝飾下,讓人看著就有點膽寒。
走進房門後,巴克勇單膝下跪:“屬下參見總兵大人!”
“免禮。”吳三桂說話的同時站起身,將身邊的一碗茶遞給了巴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