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00章(第2頁)
通過這件事,崇禎認為吳三桂雖然是武將,但智謀不輸那些文臣。
他現在的行為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謹慎。
為了防止被彈劾,一切行為都按照朝廷的規矩來。
只要不被抓住把柄,他就不會被降罪。
思索片刻後,崇禎吩咐王承恩:“半個時辰後派人送去口信,讓他進城去皇極殿等候。還有,立刻通知內閣,都察院,兵部,吏部,兵科給事中,五軍都督府一同前往皇極殿議事。”
“遵旨。”
......
皇極殿外。
吳三桂心中忐忑不安。
從心裡來說,他根本不想進京面聖!
此番勤王的所作所為眾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眼睛和心中間有一層紗窗紙,只要想,就能捅破。
但如果不進京,就會做實謀反的罪名。
屆時關寧軍何去何從?
投降建奴?
軍中那些出生在遼東的士兵願意嗎?他們的家人,朋友都死在建奴刀下,朝廷沒有虧待他們,此時投降根本說不過去。
而且,他全家老小都住在京師,一旦投降必死無疑。
權衡利弊後他最終邁出了這一步。
不過他也有所準備。
麾下五萬兵馬,他在山海關留下一萬五千騎兵,兩萬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