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頁)

 君臣幾人在文淵閣討論了一下午,終於將土地司的事敲定。

 在崇禎眼裡,封建王朝的土地與他穿越前的房子有類似的屬性。

 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輩子,無非是為了那幾畝薄田。

 但是田地在掌握在藩王、宗室,富戶地主手裡,他們用田地壓榨農民一輩子。

 底層的百姓為了能擁有自己的土地,辛苦勞作一輩子。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買不起。

 中層的百姓雖然沒有吃飯的煩惱,但是別的煩惱一點也不少。為了防止自己的土地被別人巧取豪奪,用盡了各種辦法。

 最後...還是變成了佃農。

 現在他專門針對那些沒有地的佃戶做限價田和公租田。

 土地司的田價和地租就是市場指導價。

 市面上的田價和地租只要比土地司的價格高,老百姓就不會從那些人手裡買田租田。

 轉而看向土地司。

 租地和買地的人多了,土地司的地夠用嗎?

 這個問題崇禎也考慮到了。

 土地司的土地來源有多種途徑,第一種是荒廢的田地,閒置的皇莊;第二種是抄沒的家產(這是重點來源,也是土地司長久發展的基礎!);第三,從市場上高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