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頁)
明朝聖旨有一套流程。
皇帝下詔給六部和內閣,內閣按照皇帝要求起草詔書,六部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如果有違背法律或者祖訓的地方,他們會將聖旨駁回。
皇帝認為沒問題的聖旨會送到司禮監,司禮監查驗查驗聖旨手續流程辨別真偽後蓋章批准。
批准後聖旨交到內閣,內閣將聖旨送到御史臺(都察院)署名。
署名後聖旨被送到內務府加蓋官印。
這是聖旨的流程。
中旨則是略過六部內閣而發出去的詔書。
在明朝,無視聖旨的官員下場會很慘。
反觀無視中旨的官員,不但不會受到彈劾,甚至被皇帝怪罪時,內閣和六部的官員會幫著求情。
高時明略加思索後說道:“陛下,劉澤清拒不奉詔勤王,他可能不會聽從中旨去往南京。”
崇禎微微一笑,“以他貪生怕死的性格,怕是高興都來不及。”
“記住,兩日後讓他在鐵門關一帶等候,屆時與太子一同乘坐海船去往南京。”
剛從濟南府回來的高時明一身的疲憊,他只想吃一頓飽飯好好睡一覺。但皇帝一句話,讓他整個人瞬間來了精神。
“是。”
“馬上晌午了,你現在就去吃飯,吃完飯即刻啟程。”
“臣遵旨。”
高時明轉身的同時,有些幽怨的看了王承恩一眼,急匆匆離開。
人比人氣死人。
王承恩雖然沒有他的官職高,卻一直陪在皇帝左右。
這種信任是求不來的。
等他走後,崇禎繼續吩咐王承恩:“幫朕記著點,明早擬一道聖旨,山東總兵劉澤清拒不奉詔,其罪當誅,凡斬殺劉澤清者,官升三級,賞金千兩。”
“皇爺,劉澤清擁軍自重,怕是不好殺啊。”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崇禎當然知道劉澤清不好殺,要是好殺歷史上的崇禎早就把他砍了。
想要殺他,必須用計。
這些計謀早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立刻擬一道聖旨,讓關遼登津水師總兵黃蜚出動五十隻艦船,在鐵門關等候太子駕臨,隨後護送去往南京。”
“再給他一道中旨,劉澤清欲挾持太子控制南京朝廷,讓他設計斬殺劉澤清,隨後護送太子去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