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頁)

 很多不參與黨爭的人為了自保,也不得不同流合汙。

 “陛下...此時啟動京察,怕是有些不合時宜吧?”邱瑜小心謹慎的問道。

 “你在教朕做事?”

 邱瑜立刻跪在地上,“陛下息怒,臣只是就事論事。”

 崇禎微微一笑,“朕當然知道此時不宜啟動京察,所以讓你提前準備。”

 準備?

 邱瑜一臉懵逼。

 京察需要準備什麼?無非是根據官員們往年的政績,以四守六法來判斷升降。

 官員們的表現如何都在吏部有記載,不需要準備。

 “請陛下明示!”

 “查一查政績突出者,還有他們舉薦外放的官員有哪些!”

 “梳理完後把名單交上來,朕有用。記住,這件事一定要秘密的查千萬不能走漏風聲。”

 “退下吧,吏部關乎朝堂,你一定要小心謹慎。”

 “臣遵旨。”

 邱瑜離開後,下一個被召見的人是方岳貢。

 戶部的差事不好乾。

 要是好乾也不至於安排五個侍郎在戶部任職,僅次於兵部的四個侍郎。

 “方岳貢,知道朕為什麼讓你當戶部的差事嗎?”

 方岳貢是個聰明人,他扶了扶頭上的烏紗帽,認真的說道:“陛下慧眼識珠,實乃明君也。”

 崇禎怔了下。

 這馬屁拍的,不但把皇帝拍舒服了,還給自己臉色貼金子。

 讀書人特麼的果然有一套。

 “你就不怕朕治你巧言令色的罪嗎?”

 方岳貢深施一禮:“為君者自有大肚量,不會與臣子一般計較。”

 崇禎指著方岳貢的腦袋,被逗笑了。

 收斂笑意後,崇禎背過身問道:“你是湖廣人?”

 “是,臣是湖廣穀城人。”

 “湖廣...”崇禎喃喃自語,“湖廣的官員大部分是楚黨成員吧?”

 方岳貢先是一愣,隨後脊背發涼,腳底發軟。他悄無聲息的嚥了口唾沫,說道:“陛下,臣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