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頁)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今天缺餉抄我家,明天缺餉就會抄爾等的家,等滿朝文武被抄光了,他是不是要挖祖陵了?”

 “君亂於上,臣治於下,不救其禍,則敗亡矣!”

 “可悲,可憐,可笑!”

 “我死不足惜,希望諸位王公大臣把此事記下來,後世人自有公道!”

 魏藻德沒什麼真本事,卻因為能說,竟然在崇禎年間坐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可笑不可笑?

 “大膽!來人,把魏藻德給我拿下!”王承恩第一個站了出來,身為崇禎內臣,他必須維護皇上的尊嚴。

 門外的錦衣衛推門而入,見王承恩讓他們抓的人是內閣首輔,紛紛停下腳步看向崇禎。

 此時事關重大,沒有皇帝的指示決不能輕舉妄動。

 他們可以無視王承恩,也可以無視吳夢明和李若璉,但必須對那個男人言聽計從。

 一眾朝臣的目光,也在崇禎和魏藻德之間遊蕩。

 他們在等。

 這些人不在乎魏藻德被抄家與否,在乎的是崇禎會不會為了籌措軍餉挨個抄家。

 若是那樣,不如趁早聯合起來對抗。

 崇禎也知道,這些人在等。

 在封建時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可以隨時隨地剝奪臣子、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

 但是有一個前提。

 罪名!

 只要罪名合理,就能堵上百官,堵上讀書人,堵上天下老百姓的嘴。

 想清楚這些,崇禎冷冷一笑。

 扣帽子這事他熟啊。

 他甩了下衣袖,雙手背在身後,目光如炬般在眾人的臉上掃過。

 “諸位,你們都是我大明的朝臣。”

 “你們當中有的人以勇著稱,有人能說善道,有的生性諂媚,有人生性奸詐。有人愛財,有人好色,有人戀權,有人圖名。”

 “朕只有一個人,該相信誰呢?”

 “為了取得朕的信任,有些人就聯合起來欺騙朕;另一夥人為了自保,也只能聯合,於是就有了黨爭!”

 “閹黨也好,東林黨也罷,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朕也都知道。只要能給朕辦實事,真心真意為大明好,你們私底下那些愛好朕可以假裝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