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百 作品
第41章 世情(第2頁)
徐青直接用邸報的公文,暗示徐鄉紳自己識破了對方的伎倆。
徐鄉紳只要不想撕破臉,便得借坡下驢,否則真細究此事,連帶吳知縣的面子都得丟掉。
本來事情辦不好是正常的事。
撕破臉,連中間人都下不來臺,那就是得罪人,先輩的人情也必然耗盡。
雙方虛以委蛇一番,徐鄉紳留下一筆五十兩的儀呈,房契也沒帶走。徐青沒有推辭,這是對方的賠禮。
心裡計較是一回事,明面上計較那又是另一回事。
他接受,意味著面子雙方都揭過去。
徐青走後,周氏過來,看到徐鄉紳留下的禮物,喜道:“青哥兒,你這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徐老爺,倒是大方。”
周氏先前在前廳的屏風後面,一邊指揮人端茶送水,一邊聽他們的對話。
還真以為是徐青指點迷津,人家感激了。
徐青請周氏到院子裡,四下空曠,輕聲道:“嬸嬸,這事有些複雜,我跟你仔細說明白。你回我話,也小聲點,免得人多耳雜,傳了出去。”
周氏現在已經將徐青當一家之主來看待,自然點頭。
徐青於是將自己的判斷結合徐鄉紳的反應,細細說了一遍。
他覺得,周氏、李典史都是自己這一世最親近的人,許多道理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否則藏著捏著,他們還容易著別人的道,最後麻煩還不是落在他身上。
有時候,不要覺得人情世故是很高深的東西。
普通人一樣懂得拿捏分寸,只是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加上自己平日裡不琢磨而已。
如果有人將其中彎彎繞繞講出來,再不通人情世故的人,肯定是聽得懂的。
這種事,事關自身利益,大抵也是能聽進去的。
縱使聽不進去,也能當個警醒。
徐青就事論事,沒有任何說教,更減小了周氏作為長輩的牴觸之心。
其實別說年輕人叛逆,有時候長輩更叛逆。
道理說得再好聽,人家也不會聽。因為長輩往往要的是你的服從性,而不是你跟他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