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清水堡起義(一)(第2頁)

 如果這些錢能用於改善民生,撫慰百姓,隆正帝也不至於為大乾的命運頭疼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這樣的朝廷,還有救嗎,還有必要救嗎?

 近幾年,甘肅、陝西一帶久旱不雨,草木枯焦,鄉民外逃,餓殍載道,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

 但朝廷用了多少銀子賑災呢?

 連太上皇喪事的零頭都不夠。

 田地中顆粒無收,但是朝廷的稅卻一點也不能少。

 大乾的財政本來就處於收支平衡的邊緣,少了一省稅收,支出就會有窟窿。

 與其顆粒無收還要被徵稅,百姓們不如選擇背井離鄉,成為流民,或逃荒,或打家劫舍。

 離開土地,農民就沒了任何收入,也就沒有維持生存的手段。

 賣兒賣女者有之,易子而食者有之,餓殍遍地,只餘屍骨,卻無屍身,堪稱人間煉獄。

 陝西省府谷縣清水鎮黃甫鄉。

 因天災乏食,有一夥人打劫富家糧食,以接濟災民。

 剛開始只是小打小鬧,糾集了同鄉三五個人,在鄉紳地主家裡偷竊糧食財物。

 但只要有糧,就會有人,不到幾日時間,隊伍迅速發展壯大,已經有了數十人。

 這個隊伍的首領叫王嘉胤。

 王嘉胤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成大事,必須團結更多的力量。於是,他積極聯絡鄉黨,吸引流民,宣傳劫富濟貧的思想,號召大家形成一個集體。

 隊伍再次壯大,不到月餘,便聚合了千餘人。

 有人之後就要練兵,形成戰鬥力。

 陝西本就是九邊重鎮,退伍的將士不少。

 王嘉胤特意吸納了很多退伍的將士,這些人拿上武器就可以立馬參加戰鬥。

 王嘉胤組織了數百人,平日裡以打獵、捕魚為生,實際上則在暗中訓練武藝。

 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經常在夜間進行模擬戰鬥,以提高隊伍的戰鬥能力。

 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打劫鄉紳地主已經不足以維持整個隊伍的消耗了。

 經過月餘時間的準備,王嘉胤決定帶著這數百人,進攻清水堡。

 清水堡屬於陝西榆林衛,是延綏鎮東路的重要軍寨,依山坡而建,周長1.5公里,高6米,有東、南、北3個城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