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重組內閣(第2頁)

 隆正帝本來是打算讓八皇子培養心腹,再慢慢提拔他的人。

 但是朝堂的事情太多,雲南戰事吃緊,三位閣老年齡也不小了,實在分身乏術。

 內閣是朝堂上的權力中樞,如果內閣不能履職,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隆正帝還是決定儘快將內閣補齊。

 至於提拔的人選,隆正帝也挺頭疼。

 除了六部尚書,還有翰林院掌院學士、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等人都有資格入閣。

 隆正帝甚至考慮過,要不要讓賈珠入閣,但最終還是否定了。

 優點是可以拉攏賈珠,驅虎吞狼,依靠賈珠的力量消除大乾境內的其他勢力。

 缺點就是,讓賈珠一家獨大,將是否篡權的主動權交給了賈珠。

 而且賈珠現在只是軍事實力強,在朝中沒有多少勢力,也沒有治國理政的經驗,如果一旦入閣,那朝堂以後姓李還是姓賈就真不好說了。

 雖然要拉攏賈珠,但是還不到需要討好的程度。

 可以由張貞運代替吳體仁,擔任內閣首輔,關係足夠親近,而且在內閣工作多年,可以主持內閣工作。

 秦延儒是大儒,主要負責禮儀,所以禮部尚書和翰林院掌院學士兩人中必須提拔一人,接替秦延儒的工作。

 剩下的一個名額,隆正帝傾向於從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兵部尚書三人中挑選。

 但具體選誰,他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等下次朝會時商議。

 而且,提拔了尚書,就還得提拔下屬官員接替尚書的工作。

 走了兩個內閣成員,就要提拔一連串的官員。

 所以升官最快的方式就是等上面的人辭官。

 一鯨落萬物生,一官辭幾官升。

 真正有能力的下級就是讓自己的上級得到提拔,他自己也才可以上位。

 但是,官職都做到朝中要員的地步了,能力也就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對皇帝是否忠誠,以及黨派之間的權力是否均衡。

 在不涉及利益衝突的時候,這些官員們都是謙謙君子,謙讓有禮。

 但是隻要有一點利益,便顯露出本來面目,無所不用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