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1033章 大放‘豪’言,朝廷缺銀子嗎?(第2頁)

  “諸位且靜一靜!”

  畢自嚴搖著銅鈴,清脆的鈴聲響起,眾人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諸位對匯票還有沒有問題?沒有的話,本官就宣佈寧遠招商大會結束了!”

  “畢大人,在下有一個問題!”

  畢自嚴的話音剛落,一名商人站了起來,高聲道:“畢大人,您應當知道,大明寶鈔為何會退出流通吧?”

  一個簡單的問題,眾人臉色瞬間嚴肅了起來。

  明著是問大明寶鈔為何會退出流通,實際上卻是在問朝廷如何能保證不重蹈大明寶鈔的覆轍。

  洪武八年,百官稟報‘今公私貿易,苦於銅錢重不可致遠’,於是太祖下令效仿宋朝發行紙幣,稱之為大明寶鈔。

  目的是好的,可惜並沒有吸取北宋、南宋、金、元四朝的教訓,沒有準備大量的準備金,只重視向外發鈔,卻不重視鈔的回收。

  老百姓可用金銀與國家兌換寶鈔,卻不能用鈔與國家兌換金銀。

  一個官方連自己發行的紙幣都不回收,其剝削的本質已經十分明顯。

  從洪武八年到洪武三十一年,短短的二十三年時間,大明寶鈔就已經貶值到原來的六分之一。

  朝廷強行推行紙幣,於是下令禁止民間金銀交易,但又貶值嚴重,於是百姓們以物易物,無恥的出現了,朱元璋下令禁止以物易物。

  成祖登基,推行新政,各種商稅、貪官罰款等都可以用寶鈔,但效果甚微。

  到了永樂五年,此刻的大明寶鈔已經貶值到洪武八年的三十分之一了。

  仁宗登基,廢除了鈔中鹽,大規模回收大明寶鈔,可惜在位時間太短。

  宣宗登基,都察院左都御史竟然建議推行連坐法,鼓勵民間告發、檢舉不實用寶鈔的行為。

  ……

  一直到成化年間,一兩銀子的寶鈔購買力只值一文錢,其製造成本已經超過了實際使用價值,於是才停止了發行大明寶鈔,但卻沒有明著宣佈廢除大明寶鈔。

  有意思的是明朝的皇帝認為大明寶鈔無法流通是因為商人在從中作梗,各種打壓,諸如一次性增加十倍的商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