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千里做官,為的吃穿(第2頁)

  尤其是孫承宗,家裡七十餘口人,雖然家裡有些田產,加上皇帝時不時的賞賜一些,否則家裡真的要揭不開鍋了。

  “房愛卿,大明有多少入品的官員?”

  “回陛下,因為廢除了宗室後,入品官員少了很多,目前大明有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個州,共計一千兩百個縣,加上京官,入品官員大約一萬六千餘人。”

  ps:這裡指的是文官,武官基本都是衛所軍,軍餉基本都是自給自足,因為衛所有屯田。

  “畢愛卿,大明每個月要支出多少俸祿?”

  “實際支出大約在七萬六千六百兩左右。”

  “如果不折本、折色,直接按足額祿米發放呢?”

  “這個……臣沒有具體算過!”

  畢自嚴臉色有些尷尬,實在是這玩意兩百多年都是折本折色的發放,加上人數變動大,他還真不清楚。

  “以臣估算,如果足額祿米發放,每月支出大約為十二萬兩左右。”

  “十二萬兩?也不算太多嘛!”

  崇禎鬆了口氣,這要是每個月支出個幾十萬兩,他還真要考慮一下了。

  “諸位愛卿,對於增加俸祿,朕有幾個想法,你們看看可不可行,畢愛卿,你記錄一下。”

  待王承恩奉上筆墨紙硯後,崇禎揹著手在東暖閣慢慢的踱著步。

  好一會兒後,輕聲道:“第一階段,恢復本色俸祿,足額髮放祿米或者等價白銀;

  第二階段,調整品階官員的俸祿標準,京官、流官、勳位等,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套制度一直沿用,三年一調整或者五年已調整;

  第三階段,各布政司、各府的物價和經濟發展不一樣,俸祿也需要調整,

  例如蘇州,那是天下第一繁華郡邑,物價高、經濟也發達,知府是正四品,再給二十四石俸祿就不合適了,m..cc

  這一點需要戶部根據各府情況做調整,朝廷定的祿米,姑且稱之為正俸,正俸整個大明統一,但各地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的給予一定的補助,

  補助的來源有很多,諸如官田收入、官倉租借、車馬租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