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509章 大明口糧的急迫性,英國公回京(第2頁)

  按照歷史記載,今年是往後數十年中最為平和的一年,後面不是大旱就是大澇,要麼是蝗災,必須要做好應對!

  朝廷救災不及時,飢餓之下,百姓什麼都能做的出來,打砸搶劫之下,更多不安因素出現。

  一旦造反,揭竿而起,他所做的這些努力都將白費。

  人口減少、耕地荒廢、城池屋舍破壞、流寇四起……最可怕的就是大量死亡引發的瘟疫,這才是最致命的。

  朝廷鎮壓耗費巨資與戰爭所帶來的的後遺症就不算什麼了。

  “糧食、糧食、糧食!”

  崇禎喃喃自語,眉頭緊皺。

  大明以他的估計,至少有九百萬至一千萬頃耕地。

  在理想情況下,平均畝產兩石,那就是二十億石,折算三千億斤,人均一千五百斤,即便缺少副食營養,這絕對是夠了。

  從這麼計算,大明不缺糧食。

  但澇的澇死,旱的旱死,富商士紳家中糧食都要發芽了,窮人家中揭不開鍋。

  但現實是不可能達到理想的,一千萬頃至少有三分之一種植其他農作物,諸如花生、芝麻、蔬菜等等,剩餘六百六十萬頃才是主食。

  接下來數年內,小冰河加劇,全國大旱大澇蝗災四起,耕畜減少、肥料缺乏、土地貧瘠,收成能有三成就不錯。

  人均不足三百斤,不勞作維持生命足夠了,體力活就不要想了。

  更要命的是,耕地大部分在士紳富商手中,即便現在還地於民,想要全部從他們手中全部釋放出來,也得三五年的功夫。

  士紳富商手上的地到底怎麼辦?朝廷出銀子回收,即便是均價每畝一兩銀子,朝廷也負擔不起。

  強行徵收更是不可能,敢這麼幹,直接就反了。

  而且沒有戰亂,人口肯定會快速增長。

  “大力推廣番薯、玉米高產農作物,從外面買糧。”

  “從哪裡買,這是個問題!”

  崇禎思索了一會兒後,將目光匯聚在了地圖上,好一會兒後,才在地圖的西南角圈了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