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37章 陛下,大明的脊樑斷了(第2頁)

  崇禎沒有回應,轉身走到掛著的地圖前,盯著山海關外的關寧錦防線,心中感慨萬千。

  後世對這條防線貶褒不一,有人說這條防線是明朝最重要的防線,因為他大大的阻擋了建奴入關的時間,一條防線耗死了建奴兩任主人。

  也有人說這條防線是明朝的的馬奇諾防線,看似強大,實則滿是漏洞。

  仔細想一想就明白了,哪朝哪代哪個國家的防線會與敵人進攻路線重合在一起或者高度的平行呢?

  對於一個勢必要入侵的敵人來說,這種防線就是在逼著他們找其他的方法。

  果然,崇禎二年,黃臺極率兵繞道蒙古,避開錦寧防線,從長城的龍井口和大安口進入,攻佔遵化,直指北京城。

  在崇禎的看來,孫承宗建立關錦寧防線是進攻的同時兼顧防守,即防禦建奴的騎兵,也作為日後收服遼東地區的屯兵點。

  這也是他想重招孫承宗入閣的一個主要原因。

  可這個防線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方正化所說的,關寧錦防線的大本營是明朝廷,朝局不穩,財政不足,而這條防線卻是極其燒錢。

  財政持續惡化,為了保證不會兵變,不得不向民間伸手,導致流民起義。

  可以說關寧錦防線就是大明的累贅,加速了大明王朝滑向無底深淵的速度。

  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方正化開始所說的,大明的武將勳貴們的脊樑斷了,被瓦剌、後金打怕了。

  建奴也就那麼點兵力,如果有決死的信念,就算是明廷十名軍士換建奴一名,也將建奴耗完了,更別提明軍還有各種火器。

  松錦會戰(1640年),建奴和明軍幾十萬軍隊會戰,明軍竟然採用了退避戰術,最後被蠶食乾淨,戰術之愚蠢,只能用可笑來形容了。

  王承恩見崇禎盯著地圖久久不語,便輕聲道:“皇爺,方大人只是一時情急心切,衝撞了您,望皇爺恕罪!”

  方正化這會兒也平復了下來,知道自己言行舉止上的大不敬,當即再次額頭貼地,等待崇禎的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