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借題發飆(第2頁)

  崇禎心中快速的盤算著,明代一石約為120斤,一斤約為後世的一點二斤左右,換算下來就是後世的145斤左右。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大概能買155斤大米,後世一斤大米按2.5元算,一兩銀子購買力就是388塊。

  修個陵墓要200萬兩白銀,也就是後世的七億七千萬,這得多大的工程?

  後世的人工材料可比現在的貴太多了。

  想想就知道,這中間肯定有很多貪了,但這種計算方式他沒法和大臣們說。

  ps:《明實錄》記載,天啟六年,也就是1626年,大米約為0.8兩銀子一石,考慮到又被黨爭折騰了一年,咱們就提高一些,網上說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660-800元,甚至更高,那是在其他年間,例如洪武初年0.25兩銀子一石,也就是一兩銀子買4石,約為600斤,那就相當於現在的1200塊。

  “方正化,派人去街上問問,速去速回,朕在這裡等著。”

  方正化應聲後從後面出了皇極殿。

  崇禎從龍椅站了起來,站在九層的平臺上,冷冷的盯著下面的眾大臣,足足過了一刻鐘,崇禎才出聲。

  “你們是不是以為朕在大題小做?”

  “臣等不敢!”

  看著黑壓壓跪下去的一大片大臣,崇禎直接暴走了。

  “你以為你們這麼說,朕就不知道你們在心中暗罵朕?”

  “你們天天喊著要為大明社稷死而後已,可你們自己看看,連日常吃的糧食多少錢一斤都不知道,

  是不是覺得你們是朝廷的部院重臣,這些民間百姓應該關心的東西跟你們無關?

  百姓最關注的是什麼,一日三餐能不能吃飽,這就是糧食。”

  “吏部,朕且問你,各地知縣若是不知道本縣的糧食價格,又怎麼專心為百姓考慮?”

  “工部,你們都不知道糧食價格,怎麼招人幹活?

  是不是覺得國家的工程,反正是各地籤派的,給多少都可以?你們考慮過一個百姓的付出與收穫了嗎?”

  “禮部,你們管著天下讀書人,這群人天天喊著聖人,不知農時、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不知百姓疾苦,談何為百姓謀福利?”

  “戶部,你們掌管天下錢糧、經濟命脈,若是連糧食價格都搞不清楚,如何去調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