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1758章 加科結束,考生破防(第3頁)
“哈哈哈,即便是你說的這些概率,估計最後剩下的依舊還有八九百,這不就夠了嗎?”
“行了,第一題已破題和立意了,接著第二題,還是從附帶的《曲禮》、《王制》、《新安制》、《王杖詔令冊》等四篇典籍開始破題吧!”
……
《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
《禮記·王制》: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
《王杖詔令冊》:制詔御史:年七十以上,人所尊敬也,非首、殺傷人,毋告劾,它毋所坐。年八十以上,生日久乎?年六十以上毋子男為鯤,
《新安志》:愚民嗜儲積,至不欲多男,恐子益多,而貲分始少。蘇公謫為令,與民相從為社,民甚樂之。
四篇典籍迅速的被整理了出來。
這一題眾人看的很是明白,畢竟華夏自古便是以孝治天下,入學開始,這種思想就被灌輸。
這道策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問問養老制度如何建立,但首先你得搞清楚歷朝歷代的養老制度的利弊後才能提出新的可行的!
周王室賜杖,先秦掌病、漢朝免賦稅徭役、南梁存留養親、隋唐悲田養病院、宋元家庭養老、明朝養濟院等等。
例如先周朝賜杖,老者可以拄著這個杖去不同的場合,這個是身份的象徵,旁人見到這樣的老人都需要表示尊敬。
但百姓首先要考慮的是溫飽,都吃不飽穿不暖尊不尊敬的有什麼意義?
再如魏晉南北朝的律法傾斜,犯人需要執行死刑或者是被流放,家中無人照顧老人的話,那麼犯人可以暫時暫停行刑,在家照顧老人,等人終老之後再執行。
想法是好,但誰能保證這個犯人在照顧期間會不會逃走?會不會再次殺人、劫掠等等?如果再次發生,那麼這個責任算誰的?
是朝廷的責任,還是犯人的責任,如果犯人再次殺了人,家中有老人在,那老人是不是就是免死金牌?會不會有更多的人來效仿?
……
相對於考生們的議論,負責改卷的考官們則是稍微輕鬆了許多,以為皇帝在考試結束後,就差人送來了策論中涉及出處的典籍、出題目的、考察範圍、得分明細等等。
以眾考官的能力,待所有試卷彌封、謄錄、校對完成後,他們也討論出了每到策論的大致方向,不說輕鬆拿捏考生的試卷吧,肯定不會像剛開始看到策論題目時那麼的心驚了。
一份份的試卷如流水般在考官們筆尖劃過,他們由開始的好奇考生們會不會給出新穎、可行的方案,結果不是錯誤連篇就是老生常談,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就例如第二道策論,嘰裡呱啦的講了一大堆,但是卻是連最基本的老人的標準都沒有確定,這就跟犯人馬上就要被砍頭了,結果還不知道犯了什麼罪。
若非是改試卷中,試卷被彌封了,他們非得將考生們拉過來抽兩個大嘴巴子。
改卷的工作極其的枯燥,尤其是最後的策論題,眾考官看的都麻木了。
可民間的議論卻是持續高漲,除了對策論題本身的回答之外,他們從這些策論題目上看到了很多皇帝所關注的信息。
搞不好這些都是未來的政令,事關他們的生活,由不得他們不關注。
一條條奇思妙想如同考前遷移百姓等等討論出的方案被彙總了出來送往宮中,擺在了崇禎的案頭之上。
在百姓討論中、考生的期待中,持續了半個月的閱卷工作才是徹底的結束。
貢院聚奎堂內,看著彙總出來的分數,眾考官大眼瞪小眼,他們不敢想象放榜之時是何等的場景了。
劉宗周嘆了口氣:“英國公、李閣老,我們一起進宮面聖吧!”
“行了,第一題已破題和立意了,接著第二題,還是從附帶的《曲禮》、《王制》、《新安制》、《王杖詔令冊》等四篇典籍開始破題吧!”
……
《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
《禮記·王制》: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
《王杖詔令冊》:制詔御史:年七十以上,人所尊敬也,非首、殺傷人,毋告劾,它毋所坐。年八十以上,生日久乎?年六十以上毋子男為鯤,
《新安志》:愚民嗜儲積,至不欲多男,恐子益多,而貲分始少。蘇公謫為令,與民相從為社,民甚樂之。
四篇典籍迅速的被整理了出來。
這一題眾人看的很是明白,畢竟華夏自古便是以孝治天下,入學開始,這種思想就被灌輸。
這道策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問問養老制度如何建立,但首先你得搞清楚歷朝歷代的養老制度的利弊後才能提出新的可行的!
周王室賜杖,先秦掌病、漢朝免賦稅徭役、南梁存留養親、隋唐悲田養病院、宋元家庭養老、明朝養濟院等等。
例如先周朝賜杖,老者可以拄著這個杖去不同的場合,這個是身份的象徵,旁人見到這樣的老人都需要表示尊敬。
但百姓首先要考慮的是溫飽,都吃不飽穿不暖尊不尊敬的有什麼意義?
再如魏晉南北朝的律法傾斜,犯人需要執行死刑或者是被流放,家中無人照顧老人的話,那麼犯人可以暫時暫停行刑,在家照顧老人,等人終老之後再執行。
想法是好,但誰能保證這個犯人在照顧期間會不會逃走?會不會再次殺人、劫掠等等?如果再次發生,那麼這個責任算誰的?
是朝廷的責任,還是犯人的責任,如果犯人再次殺了人,家中有老人在,那老人是不是就是免死金牌?會不會有更多的人來效仿?
……
相對於考生們的議論,負責改卷的考官們則是稍微輕鬆了許多,以為皇帝在考試結束後,就差人送來了策論中涉及出處的典籍、出題目的、考察範圍、得分明細等等。
以眾考官的能力,待所有試卷彌封、謄錄、校對完成後,他們也討論出了每到策論的大致方向,不說輕鬆拿捏考生的試卷吧,肯定不會像剛開始看到策論題目時那麼的心驚了。
一份份的試卷如流水般在考官們筆尖劃過,他們由開始的好奇考生們會不會給出新穎、可行的方案,結果不是錯誤連篇就是老生常談,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就例如第二道策論,嘰裡呱啦的講了一大堆,但是卻是連最基本的老人的標準都沒有確定,這就跟犯人馬上就要被砍頭了,結果還不知道犯了什麼罪。
若非是改試卷中,試卷被彌封了,他們非得將考生們拉過來抽兩個大嘴巴子。
改卷的工作極其的枯燥,尤其是最後的策論題,眾考官看的都麻木了。
可民間的議論卻是持續高漲,除了對策論題本身的回答之外,他們從這些策論題目上看到了很多皇帝所關注的信息。
搞不好這些都是未來的政令,事關他們的生活,由不得他們不關注。
一條條奇思妙想如同考前遷移百姓等等討論出的方案被彙總了出來送往宮中,擺在了崇禎的案頭之上。
在百姓討論中、考生的期待中,持續了半個月的閱卷工作才是徹底的結束。
貢院聚奎堂內,看著彙總出來的分數,眾考官大眼瞪小眼,他們不敢想象放榜之時是何等的場景了。
劉宗周嘆了口氣:“英國公、李閣老,我們一起進宮面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