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1726章 同化難題,無解循環
“陛下,自古以來華夏王朝攻佔周邊蠻夷之地後,同化無非是三種方法,經濟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
禮部尚書劉宗周出班了:“經濟手段,中原王朝的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農業生產極其強大,周邊蠻夷因為缺糧就來劫掠,稱之為‘打草谷’,
但這風險很大,會遭到中原王朝的嚴厲打擊,
於是他們開始學習漢人的農業技術,當他們開始學習時,他們就已經變成漢人的生活方式,加上通婚,就逐步變成了漢人。
其次則是政治手段,諸如保護百姓的私有財產、賦予百姓同等的權利、相互通婚等等;
最後則是文化手段,諸如學院的開辦傳播漢文化、宗教傳教等等。
西南也好東南也罷,被我們同化的民族都是大雜居、小聚居,被同化的民族分佈散居在漢人中間,通過種種的行為同化散步的外族。
但無論是哪一種,想要迅速同化和反同化,都需要大量的百姓來完成,所以,遷移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最終就是三個問題:從哪裡遷?遷多少?給什麼條件?”
眾人皆是點了點頭,中南半島諸國不像朝鮮,朝鮮本就是大明的藩屬國,他們的很多東西都是和大明是一樣的,僅僅通過通商、開辦學校、軍隊駐紮等等就能完成同化。
而中南半島的諸國與朝鮮是兩個極端,無論是長相還是習俗、語言、文化等等都極大的不同,或許接受了儒家文化的安南是最好同化的一個。
移民的三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很是複雜,從哪裡遷移和遷移多少,這會影響遷移之地整個地域的結構,諸如百姓分佈、城池、屯田、經商等等。
給什麼條件,這關係到朝廷能不能承受的起遷移的代價,這可不是自發的,要管吃管住、還要給安家費等等。
“陛下,按照錦衣衛的探查,安南大概在五百萬人左右、緬甸大概六百萬、暹羅大概五百萬、真臘四百萬不到、南掌少點也有近三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