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 作品

第1716章 大禹治水,漢淮一家親(第3頁)

    範景文微微躬身:“根據陛下之前提出的假設,漢淮一家親,那麼漢水在進入荊襄走廊之前是進入淮河的,那麼改道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河道穩定。

    大禹為什麼治水,就是因為河流泛濫,淹沒良田,百姓流離失所,這是他的初衷。

    淮河因為種種原因平均兩年就氾濫一次,百姓們又稱之為‘害河’,

    漢水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河水何其大,若是流入淮河,兩者疊加,那淮河真的是要徹底的亂起來了。

    所以,大禹就帶人鑿開了南襄盆地西南低窪處的荊山,讓漢水改道進入長江,沒有了漢水的淮河,水患就會好很多了。

    漢水的水流是大,但那是相對淮河,可對萬餘里長、河面平均四五里寬度的長江來說,就不算什麼了。”

    說到這裡,範景文微微思索了幾息,在地圖上勾勒了幾筆:“諸位請看,黃河、淮河、長江三條河流是並且前進的,東流入海,

    再看看漢水的走向,剔除荊山之後的走向,諸位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群臣聽完範景文的分析,盯著地圖看了看,工部左侍郎黃道周道:“如果剔除荊山之後,那麼之前的河道大致和淮河的河道是一條線了!”

    “咦……還真是一條線呀!”

    “如果是這樣,就能解釋大禹為什麼要改道了!”

    “這麼說來,漢江之前就是流入淮河的?”

    “這不對呀,連接的河段,勢必要經過東北方,可那裡有山脈呀!”

    “奇怪了,解釋不通呀!”

    ……

    群臣盯著地圖眉頭緊皺。

    得出了改道的事兒,結果現在又走不通了,這讓他們很是無奈。

    眾人看向範景文,範景文也是滿臉無奈和疑惑之色,推斷歸推斷,具體的他真不知道。

    見眾人如此,崇禎知道該自己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