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科舉加科,事無鉅細

    “字面意思,在正科之外的年份加一場科舉考試,不影響辰、戌、醜、未等年份的正科。”

    崇禎揹著手:“考試、錄取、放榜等等的流程以及錄取的標準和正科的一樣的,讀書人多了一場考試的機會。

    至於錄取人數可以稍多一些,具體的數據看最後的分數再確定,最低不低於三百人。

    另外,此次加科,由朝廷承擔其往返路費、食宿,希望諸位考生應考、盡考。

    同時為了減輕學子們路途遙遠、步行和乘車的勞累,沿海和大運河兩側布政司的學子可在指定地點和規定的時間乘坐大明的蒸汽機商船進京。”

    群臣再次錯愕,眼中滿是茫然之色。

    大明開國至今,算是崇禎四年的辛未科,一共是八十四次,但從未有加科的舉動。

    且這個承擔路費和食宿以及乘坐蒸汽機商船更是讓他們疑惑。

    自隋唐科舉制度成型後,舉人的路費都是自己籌辦。

    到了安史之亂後,因為種種原因,南方地區才開始對舉人的路費採取了資助的策略,但也僅僅是當地官府的自發行為,並不是朝廷統一的策略。

    到了宋朝的時候,舉人的路費來源就多了,諸如富商官神購買莊田,稱之為貢士莊,以其收取的田賦給舉人們發放路費。

    說白了,就是當地的富商士紳對舉人的投資,萬一這個舉人中了進士,那有了資助這份情意在,只要人家稍微給點方便,那就賺大了。

    若是沒中也沒多大關係,大不了一年就是二三十兩銀子而已,對富商而言,都是小錢。

    除此之外,朝廷還發放公卷,用於沿途免費住宿驛站和使用交通工具的憑證,但依舊是偏遠地區的舉人才有。

    到了大明一朝,洪武三年朝廷公佈的《科舉詔》規定,舉人的路費由朝廷撥給,但卻是以廩給、腳力的實物和人力形式,不是直接給銀兩。

    更重要的是這一條只針對新科舉人,參加過一次會試的舉人是不享受這種優待的。

    到了成化年間,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朝廷更改了這一定製。

    廣東南海縣有一名叫張詡的舉人,中舉後十年都沒有參加會試,自稱‘保重不輕應試’,大意就是說去參加會試前我要先保重身體,否則很可能沒到北京城就死在路上了。

    此事在當地廣為流傳,恰巧被當時的巡撫朱英得知,一番詢問之後才知道是沒有路費,朱英便給張詡十二兩銀子當作路費,他才得以參加會試。

    果然在成化二十年中了進士,最後官至通政司參議。

    他的老師是當時有名的大儒陳獻章,更是擔任了吏部文選清吏司理事,這種關係都沒銀子,足可見當時官員俸祿之地,也看出考生的貧困了。

    此事之後,朝廷才徹底的重視了起來,朝廷給舉人的路費由實物轉變成了銀兩,對象從新舉人擴大到了舊舉人。

    但此事兒依舊是當地官府負責,以嘉靖時為例,廣東考生是二十兩、南直隸二十四兩、山西和貴州等偏遠之地是十五兩,最富有的浙江則是一百兩。

    規定是這麼規定,但架不住有人搞事情、中飽私囊以及當地官府缺銀子,到考生手上的能有一半就算不錯了。

    以至於很多考生都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北京城。

    更要命的是朝廷只給去北京考試的路費,回來的朝廷不管。

    中了進士的朝廷有賞賜、大把的商人會給彩頭,只要不過分朝廷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但一科四五千人考試,只有不足兩百人錄取,剩下的就是陪考,誰會投資你?

    討飯、步行回去的不在少數,更有不少客死他鄉。

    皇帝說承擔往來路費和食宿等等,這對舉人這個層次的讀書人來說算是天大的恩賜了。

    然給更多的有才能、但因囊中羞澀的舉人參加考試,他們可以理解為愛才、惜才。

    可這個乘坐蒸汽機商船是什麼意思?

    蒸汽機商船雖然已經開放了,但商人們並沒有得到實物,一切還在保密中。

    他們搞不清皇帝的這個舉動到底是什麼用意。

    “劉愛卿,科舉是你們禮部負責,此事就由你來禮部負責,

    第一,制定往返路費和食宿的標準,別卡的那麼嚴,稍微放寬鬆一些,

    這事兒可以問問商人們,他們經常行走各地,沿途消耗更清楚,不要拍腦袋決定。

    路費可先由當地官府發放,多退少補。

    進京之後在會試前的七天由朝廷出面做飯,雞鴨魚肉等等都要有,讓他們吃好調整好心態;

    第二,和兵部、錦衣衛商議,選取蒸汽機商船停靠點和乘坐時間,過時不候。

    當然了,也可以自己進京,不強求。

    第三,和兵部商議、戶部、工業研究院商議,蒸汽機商船的調動提前規劃。

    第四,本次加科之後,大明境內不得再出現類似青雲莊、興賢莊等類似的貢士莊,說好聽是資助,說不好就是在提前打關係。

    人非聖賢,豈能無情?中了進士之後不會想著回報曾經資助的商人?商人有事兒求到他們,他們幫那就是徇私,不幫那就是忘恩負義。

    與其讓他們左右為難,倒是不如取消了,反正來回路費食宿都由朝廷撥給了。

    此次加科事關重大,禮部若有需求,各部要及時配合、協調資源,若是協調不了,直接到東暖閣找朕。”

    “臣遵旨!”

    “臣等遵旨!”

    劉宗周和群臣立刻回應,臉色也嚴肅了起來。

    皇帝如此嚴肅和事無鉅細的交待,這就證明皇帝對此次加科的重視了。

    朝會開到這裡,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講了,崇禎也不再和群臣拖時間,當即朝王承恩點了點頭。

    得到皇帝示意的王承恩立刻上前,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很是有眼力勁了恭送皇帝。

    待崇禎下了平臺,轉出大門後,皇極殿內群臣依舊是很是安靜,實在是今天這個朝會上的信息多的讓他們有些發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