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大布黃千,未雨綢繆



    “第一種就是繼續發行銅錢,但調整銅錢的含銅、錫、金的比例,然後效仿以前的大錢製法。

    諸如王莽鑄造發行的大布黃千和一刀平五千、東吳的大泉當千、當五千。

    當然了,咱們不用這麼大面額,當二、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一百,就差不多可以了。

    各種面額以含銅量多少、厚度、大小、以及不同圖案等等來區分。”

    “第二種是發行匯票。

    發售一紋、二紋、五紋、十紋、二十紋、五十紋、一百紋和兩百紋、五百紋、一兩、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百兩的匯票。

    這些面額的匯票能組成任何數字,也就能滿足任何的交易需求。

    我們既然沒收了他們的書籍等等、也將他們的工匠給給集中管理了,他們就沒有偽造的可能性。

    扶桑的匯票可以不用大明匯票的紙張,以結實、耐用為主。

    也不需要和大明匯票一樣的尺寸,長五寸、寬三寸就行,如此成本就降下來了。

    扶桑為了解決貨幣的流通問題,就出現了藩札,類似我們的大明匯票,只是這個藩札只能在各藩內使用,所以,匯票的使用容易讓他們接受。

    這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前者可能會流傳百餘年不壞、不懼雨水、汗水等等的浸泡,劣勢是依舊有部分銅在扶桑面見流通,但風險已經降到最低了。

    如果採用這個方案,扶桑在民間的銅只有原來的一成左右。

    後者偽造的可能性極低,安全性極高,缺點是怕水、怕火、怕黴變、蟲咬等等。

    如果損壞就需要更換,因此需要設立銀行用來兌換損壞的匯票。更換和銀行運轉需要時刻投入。”

    對於皇帝的擔憂,畢自嚴並沒有提前知道。

    當初在草原大捷之後的封賞大典之後以及匯票出來之前,皇帝就找他過商議民間對銅錢打磨,磨薄、磨小,乃至摻假等亂象,

    還有銀子的成色不同以至於稱重定量,極大降低商鋪的效率等問題,問他能不能統一錢幣。

    這事兒他一直在琢磨,也做了很多的設計,但還未定稿時,大明匯票就出來了,此事兒就短暫的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