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套犁拴韁,朕讀書少(第3頁)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半夜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

    ……

    “朕讀書少,你飽讀詩書,這種詩詞應該比朕知道的多的多。”

    一字一句,如同晨鐘暮鼓在畢自嚴腦海中炸開。

    誠如皇帝所說,這類的詩詞他能瞬間找出三五十處,可他從未仔細的想過、或者說他想過但未親身體驗過,想了也想的不深。

    但結合皇帝的提問和他的回答,他似乎明白了皇帝想要說的。

    果然,他還未徹底想明白,崇禎就繼續出聲了:“你說沒有合適的工具,耕地效率不高,這是事實,可你細數古代的農耕工具,

    諸如春秋戰國的鐵犁牛耕、秦代的鐵鏵、漢代的鐵鍬和鍤、隋唐宋元時期適合南方水田生產的水田耙、耖、秧馬、耘盪等等;

    有幾種是朝廷工部或者相關部院研究出來的?基本都是民間百姓為了解決耕種效率而自行研究出來的。

    其次,你說的從荒地到熟地、再到良田需要時間長,可據朕所知,荒地到熟地經過翻耕、農家肥、草木灰、不間斷的除草等等,

    快則兩三年、快則五年,就能成為熟地,用三五年的時間換未來幾十年,你覺得百姓會不會算這個賬?

    士紳富商把持,朝廷真不知道嗎?大明開國以來兩次清理耕地,分別是太祖初年和嘉靖帝年間,

    咱們不管他到底有沒有徹底清查出來,但肯定比皇冊登基上要多出來很多,做肯定比不做的要好。

    朝廷真要是想放開墾荒,什麼耕種效率低、通行不便等等因素都不是問題,百姓的智慧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聰明;

    他們能發現問題,更能解決問題。

    所以說到底,還是朝廷不願意放開墾荒的政令,哪怕是知道底層富商士紳把控鄉鎮也是當做不知道。

    你可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