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逆轉(一)(第2頁)
“要去便去。”張寬仁強硬的回應。鄭晟把他提拔到軍中第一人的位置,他對羅霄山裡老人從來不倨傲。但謙讓不是軟弱。
“我要去見宗主!”毛大噴出一股粗氣。羅霄山裡出來的人雖然不是一個派系,但彼此都有些維護意識。毛大儼然是羅霄山山民將領中的帶頭大哥。
“什麼時候才能出擊”
元軍開始向嶽州進軍,張寬仁命彭文彬率本部兵馬不要進嶽州城,先在附近的深山裡躲起來,等候大勢扭轉。
張寬仁冷漠的回應:“那是他不聽號令,私自出兵與韃子正面決戰,他戰敗乃是咎由自取。”
軍帳中吵吵鬧鬧。
小鷹撅起嘴巴:“天啟還怕韃子的仇恨”
“哼!”毛大退到一邊生悶氣。他知道去宗主那裡多半是討一頓罵,但天啟軍從來沒有做過眼睜睜看著同伴被圍攻,大軍袖手旁觀而不去營救的做法。
嶽州戰事一起,武昌震動。
斥候已經打探清楚,對面這座兵營裡駐紮的兵力約有七八萬人。但答失八都魯對義軍的兵力一直打個折扣。布王三的北鎖紅軍號稱十萬人,真正能在戰場與官兵一拼的只有一萬人。以前能讓彌勒教賊兵猖獗起來,實在是因為各地駐守的官兵太差勁。而他們是從北境調回來的勇士。
答失八都魯不知道天啟軍的數量不像其他義軍水分那麼大。其他各支義軍巴不得把人數誇大一點,以彰顯兵威。但天啟對士卒優待很大,沒辦法負擔起太多兵力,所有的士卒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眼看答失八都魯離去,小鷹忍不住問:“大將軍,為何不派人埋伏在對岸,拿下韃子的大官。”答失八都魯還沒到這裡,他們就接到了斥候的稟告。
攻下武昌便取了滅天完賊兵的功勞!答失八都魯心裡已經有了主意。
“不怕,”張寬仁揹著雙手,“但如果韃子不分兵,我們又怎麼能一擊必中。”他伸出右手,手心全是練刀留下來的古銅色的老繭,掰著手指頭算:“荊州、嶽州、武昌,韃子十萬人,每個地方也只能分三萬人,……”
滿都拉圖和張世策等人紛紛從外圍趕回來,他們近日在周邊剿殺打著彌勒教軍旗號的盜賊,卓有成效。
“因為時候未到,”張寬仁慢條斯理的回應。
半個月前,彭文彬為救荊州城失去了理智,竟然率部猛攻荊州城外的韃子大營,結果把答失八都魯集結優勢兵力圍攻,損失慘重逃回嶽州。張寬仁早就對彭文彬不聽號令不滿,聽說他戰敗後沒發一兵一卒支援。
最近洞庭湖裡的水寇越來越猖獗,他看見對岸岸邊停泊著如雲般的戰船。他的部下擅馬戰,不擅長水戰,如果南下擊敗天啟軍,不知要耽誤多少時候,還有承擔水戰的風險。
…………
張寬仁淺笑道:“韃子的大官太多了,我伏擊了他,豈不是為天啟召來仇恨。”
他大軍號稱十萬,除去漢人雜役輔兵,真正能上戰場的勇士有六七萬人。
彭祖師的死對他影響很大。到底最終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是英雄,還是如祖師這樣的人更可敬,他近日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明知不可為而為,是愚蠢還是大勇氣沒人能給他答案,他唯有獨自一人向天地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