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探墓(第2頁)
通過前室穿過一道青磚的拱門就進入到了後室,這裡空間明顯比剛才的前室大了不少,正中間是一個一米來高的漢白玉的臺子,上面擱置了兩口金絲楠木的棺材,棺材保存的都比較完好,其中一口棺材看起來略微要大一些,我判斷這大概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這漢白玉的石臺前面放置著一口半米多高的青花龍紋大缸,缸內還閃爍著火苗,這應該就是一口長明燈吧。
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建國之初被打開了,這也是我們主動發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小時候我還去玩過幾次,我記得萬曆皇帝的墓室裡也有這麼一口長明燈,同樣是青花的大缸,據說裡面裝的是人魚膏,將人魚的油脂做成燃料能夠長明不滅,本來還以為這事不過就是個傳說,沒想到我今天居然親眼看到了這神奇的一幕。
我打量四周,漢白玉石臺前面一左一右放著一對青花梅瓶,我仔細看了看,瓷器下端的蓮瓣紋居然都是分開的,青花髮色深沉濃郁,閃爍著錫斑,一看就是正兒八經的蘇麻離青料畫的元代青花瓷。
我仔細看了看這兩隻梅瓶上的圖案,一個畫的是周亞夫屯兵細柳營,另一個則畫的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元代青花瓷可以說是青花瓷中的巔峰之作,全世界有據可查的不過數百件,其中大多數還藏於伊朗跟土耳其,國內的元青花少之又少,一般的博物館要是有那麼一件,都可以當做鎮館之寶了。
元青花在我們歷史上並沒有過多的記載,以至於曾經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的學者都以為青花瓷這個類別是創燒於明代早期,直到五十年代,一個美國學者在研究了英國的大維德爵士收藏的一對大瓶之後,在瓶身上發現了明確的銘文,這才確定青花瓷始燒於元代。
那是一對青花龍紋的象耳大瓶,瓶子的頸部用青花明確的寫著:“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舍)香爐花瓶一付(副),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