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 20 章
劉啟的後宮人員都被他安排在甲觀。太子妃自是其中最尊貴也離他最近的宮殿,剩餘的就按得幸的先後順序依次排列下去。
倒不是劉啟或者薄氏特意這樣安排。主要是每一任得幸的美人都想著要離能夠主宰她們命運的太子更近一些,於是就無形之中達成一種共識,在可選範圍中這樣代代排列出一種順序。
王娡看了都覺得有些無語和好笑。
她並不打算順應這樣奇奇怪怪的潛規則,最後沒去和程姬賈姬湊到一塊,反而選了離唐兒較近的一處館舍。主要是看中那處院落庭中有高樹成蔭,她打算等自己說話更有分量的時候,叫人造了桌椅擺在下面,好夏日乘涼,平日閒坐。
至於距離?
且不說腿長在劉啟自己的身上,太子殿下在自己的宮裡想去哪就去哪,距離的問題什麼時候能夠阻攔上位者的我行我素。
更為地獄笑話一點地講,太子出行甚至都不太需要他本人親自邁步,有的是代步工具,無非時間長短有差罷了。劉啟如果真的自己想來,難道會連多一點時間和功夫都等不了嗎?
既然如此,比起考慮地理位置與劉啟的距離問題,王娡覺得還是關注自己的住所舒適來得重要得多。漢家宮闕宏麗不凡,王娡沒什麼可以挑剔的,那最影響生活質量的就是剛巧她可以自己選擇的鄰居:
太子妃和慄姬被包圍在裡面,壓根就沒有可供選擇的選項;程姬、賈姬和她未來肉眼可見地會有矛盾發生,住得近了只會讓自己心煩;這麼一看,不選因為出身緣故,性格柔順,並且應該還和衛芙有些舊情的唐兒,王娡還能選誰呢?
說到衛芙。她雖然年紀不大,卻是個辦事很妥帖伶俐的姑娘。
劉啟先前叫她去尋專門負責掌管宮人的郭御長,幫王娡把伺候的人手點齊。待王娡選好住處後不久,她就帶著一批經過初篩符合標準的宮人到了王娡面前,讓王娡親自挑人。
這辦事的利索勁,讓本來對小姑娘辦事能力還沒有清晰認知的王娡瞬間刮目相看,認定自己這是撿了寶了:
靠譜,阿芙看起來很有當未來首席秘書的天賦啊。
伺候的人手都是小事。自從知道太子宮裡侍奉后妃的侍女們,原本都是劉啟身邊挑出來的宮人後,王娡曾經對一些後宮陰私手段的擔憂就減輕了不少。孝景皇帝的金字招牌放在那裡,她不覺得就現在太子宮裡這幾個美人能有本事玩得過他。
對,包括王娡自己。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目前只能說是紙上談兵的政治水平,顯然不能和封建社會一手培養長大,心黑手辣,有的是手腕和實踐的太子殿下實際硬碰硬。
王娡可不相信能有人瞞著劉啟收買宮人——尤其是劉啟的後宮除了太子妃薄氏外都是平民出身,可沒什麼人能有敢於大肆收買的底氣——想對劉啟的宮妃做些什麼手腳。
既然如此,王娡又對這些人平等地不熟,那自然是隨便挑了幾個看得順眼的,剩下大部分崗位還是讓衛芙幫的忙。
比選伺候人手顯然重要得多的是裝修。
按理說,北宮都是很早就已經建好的宮殿,多年來哪怕是閒置的偏殿,也都有宮人負責維護和灑掃。王娡搬遷的新居,雖然短時間內因為缺乏人氣看起來有些冷清,但絕對稱不上什麼維護不善,不能住人。等她定居下來,開箱嫁妝,好好整理一番,自然會顯得漂亮起來。
——主要是劉啟不滿意這裡面的裝潢。
太子殿下一直就站在她身邊,一起旁觀了整個新房入住的環節與流程。
比起親爹來說,出手闊綽不少的劉啟擰眉看著一堆在他眼中顯然不合格的擺設,對他們指指點點了半天,又做了一回散財童子,決心捨出去不少自己內庫的寶貝,好讓自己現任心尖尖上的美人住得足夠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