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武俠?一笑江湖錄?大理寺的“打油歌”(全)
宋清歡走在大理街頭,初春的陽光灑在白牆灰瓦的街巷間,頗有幾分恬靜之美。她閒庭信步,正打算找家酒館歇腳,卻突然被一群衙役攔住。
為首的捕快怒目而視,厲聲喝道:“站住!竊賊,還敢在大理城晃悠!” 宋清歡大驚,連忙擺手:“諸位大人莫要冤枉,我從不偷雞摸狗,這話從何說起?” 捕快冷哼一聲,指著她的行囊說道:“有人報官,說昨夜江湖客棧丟了金珠兩袋,形跡可疑者正是你!打開行囊,驗明正身!” 宋清歡心中氣惱,暗道:“我這一路清清白白,怎的無端招來此等禍事?”她正要辯解,捕快已一把搶過行囊,翻出一隻金珠掛飾,冷笑道:“人贓並獲,還有何話說?” 宋清歡愕然:“這……這是我從路邊攤買的,不信你們可以問老闆!” 衙役不聽分說,將她押往大理寺大牢。宋清歡一路叫屈,卻無人理會,直到她被推進牢房,鐵門哐噹一聲關上,宋清歡才徹底意識到——這次,怕是真栽了。 牢房狹窄陰暗,空氣中瀰漫著黴味。宋清歡坐在稻草上,百無聊賴地摳著牆縫,暗自琢磨:“若無人替我澄清,這牢獄之災怕是難免。可是,這些捕快分明不信我,難道真的只能等天亮再申冤?” 正胡思亂想間,一陣皮靴的踢踏聲由遠及近,一個身影停在了牢門前。那人身著大理寺捕快制服,腰間掛著長劍,眉目清俊,卻帶著幾分冷傲。 “宋清歡,聽聞你自稱清白,可有證據?”他語氣淡然,顯然不信她的辯解。 宋清歡抬眼看他,故作鎮定:“大人,實不相瞞,我乃江湖中人,身負絕密任務,那金珠掛飾正是信物!” 捕快冷笑:“江湖信物?倒是聽來有趣。若你真是江湖人士,何不報上門派?” 宋清歡心中一緊,暗道:“糟了,隨口胡謅,豈不自投羅網?不成不成,得另想辦法脫身。”她眼珠一轉,故作高深地說道:“這位大人,不瞞您說,我身份特殊,門派不可洩露。但我倒可以為您獻上一首‘江湖打油歌訣’,以證清白。” 捕快挑眉:“打油歌訣?何意?” 宋清歡一本正經地說道:“江湖之大,莫測高深。歌訣乃各門派行走江湖的暗號,唯有同道中人才懂其中深意。”說罷,她裝模作樣地清清嗓子,隨即念道: “江湖兒女走四方, 刀光劍影闖蕩忙。 春風化雨人未醒, 青山綠水酒正香。” 捕快眉頭一皺,似懂非懂:“這話是什麼意思?” 宋清歡嘆了口氣,故作惋惜:“大人若不懂,說明您還未入江湖。此訣乃江湖通行秘令,只有正義之士才能聽懂其中暗藏的俠義之意。” 捕快陷入沉思,片刻後輕聲道:“既然如此,本捕快且暫時信你一回。不過,若查出你言而無信,定會重罰!” 宋清歡連連點頭:“大人明鑑,我宋清歡敢作敢當,絕不欺瞞!” 捕快揮手示意衙役開門,將宋清歡帶出牢房。他自報姓名:“在下方知白,大理寺捕快。若你真如自己所說,是江湖俠士,那日後可別忘了這次恩情。” 宋清歡忙不迭點頭:“自然自然,方大人真乃當世包公!” 待宋清歡走遠,方知白轉頭問旁邊的衙役:“她剛才那打油歌,聽出什麼來了嗎?” 衙役撓頭:“屬下愚鈍,只聽著像江湖人的酒後胡話。” 方知白冷哼一聲:“恐怕她是信口開河。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宋清歡出了牢獄,長長舒了口氣,拍了拍胸口:“好險好險!這‘打油歌訣’果然妙用無窮。” 翌日清晨,她正準備離開大理,忽然看到方知白站在街頭,手中拿著一幅畫像,正四處詢問路人。宋清歡一瞧,畫像上的人正是自己,頓時冷汗直冒。 “這捕快莫不是發現了破綻,回來找我麻煩?”宋清歡咬咬牙,轉身鑽進一旁的茶館,隨手拉低斗笠遮住面容。 不料,方知白的目光卻早已鎖定了她。他緩步走進茶館,朝她所在的方向走來。 宋清歡心知避無可避,只好硬著頭皮站起來,抱拳道:“方大人,不知您找小女子何事?” 方知白冷笑:“宋姑娘,你可知你昨日唸的打油歌,根本不是什麼江湖秘令。” 宋清歡心裡咯噔一下,面上卻強裝鎮定:“大人何出此言?難道懷疑小女子言而無信?” 方知白輕嘆一聲:“我早查明,所謂的金珠掛飾確是冤案,而你的‘打油歌訣’,不過是順口胡謅。不過——”他頓了頓,忽然話鋒一轉,“這份機智和膽識,也算你江湖中人應有之能。” 宋清歡一怔,不知他意欲何為。 方知白坐下,微微一笑:“宋姑娘,我無意為難。只是覺得你這‘嘴遁之術’獨步江湖,若善加利用,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宋清歡聞言,笑得眉眼彎彎:“大人真會說話。若真有朝一日,我宋清歡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名揚天下,還得多謝大人點撥。” 方知白搖頭:“這江湖險惡,嘴遁雖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姑娘若肯多加修煉,或許有朝一日,你能憑實力而非巧舌立足。” 宋清歡點頭稱是,卻暗自腹誹:“嘴上功夫才是最好的功夫,何必勞心費力?” 日後,宋清歡的“嘴遁神功”在江湖中成為一段傳奇。有人稱她“能說死敵人,嘴遁天下無敵”。 有人笑她“油嘴滑舌,專會耍嘴皮子”。可宋清歡對此毫不在意,反而樂得自在。她總是搖著扇子,嘴角掛著一抹懶散的笑,逢人便笑言:“嘴比劍快,省力又有效!” 某天,宋清歡獨自一人坐在茶館的角落,手中捧著一杯清茶,耳聽四方。幾位江湖漢子坐在隔壁桌,談論聲漸高,引得宋清歡不禁豎起耳朵。 “聽說了嗎?”一箇中年漢子壓低聲音說道,“大理寺最近出了個怪捕快,專挑江湖中的奇人查案,手段了得,連老江湖都栽在他手裡。” 另一個人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幾分驚歎:“可不是嘛!聽說那捕快的頭號目標,就是宋清歡。這女人嘴巴利得跟刀子一樣,難怪讓人忌憚。” 宋清歡聽到這兒,嘴角微微一揚,悠然自得地抿了一口茶,眼中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她低聲自語:“青山綠水酒正香,江湖何處不逍遙。那捕快若真找上門來,就讓我宋清歡教教他什麼叫‘以嘴為劍’吧!” 茶館外的風輕拂而過,遠處的江湖依然喧囂,而宋清歡卻始終帶著那份獨屬於她的灑脫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