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沐家過往(第2頁)
沐楠十五六歲,就考上秀才,一直在縣城書院裡讀書,自己的前妻是他讀書時同窗的妹妹,兩人一見如故。
一來二往就定下婚事,兩人成婚後有了沐瑤。
後來沐家支撐不起書院的束脩和買筆墨紙硯的錢,沐楠不願意依附雲家,就休學帶著妻兒回到岙山村種地。
由於沐楠爺爺一直靠名貴的藥物來延續生命,家裡越來越窮,最開始周氏將自己首飾拿去變賣。
最後連家裡的傢俱都拿出去變賣了,借了幾個叔公家上百兩銀子。
沐楠前妻雲裳的大哥雲開跟沐楠不僅是同窗好友,還是拜在同一書院山長門下的師兄弟,主動借給了沐家二百兩銀子,沐楠推脫不掉只得收下並且寫好借條。
還有王翠英孃家也送來幾十兩,另外零零散散的借的也有幾十兩。
反正周氏裝錢的木匣子裡的借條總是比銀子多。這些年雖還了些,至今還欠著外面四百多兩銀子。
若不是沐楠爺爺死活不讓賣宅子和田地,說是要賣這些他就一頭撞死,沐老爹這才作罷,否則估計這些也沒了。
不過在沐老爺死後,將後院的房子拆了,二手磚瓦賣了一些錢用來還債。
沐楠的前妻就是忍受不了這些,三年前提出與沐楠和離回到孃家。
沐楠爺爺也是三年前離世的,這幾年靠種菜種糧賣,沐楠還經常上山打些野味採些草藥來賣,還了一部分債。
村裡的私塾是三叔公和四叔公合夥家開的,三叔公是個舉人,後來因為左腳摔傷,就沒能再往上考了。
四叔公則是無心仕途,考中了秀才後就不想再讀書,跑去遊歷了好幾年。
未逃荒前他們兄弟二人在縣城裡也是開了個書院,還培養了許多秀才舉人。
逃難到這裡來又在村裡開了一個私塾,一個孩子一年二兩銀子,也可以半年一交。
這幾年年景好,村裡也有好多人家願意把孩子送去私塾裡讀書識字,即使不能走仕途,能識文斷字也不錯。
周邊幾個村子也有人把孩子送來,孩子中午在私塾用餐,每日另外再多交三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