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抄襲風波(第3頁)
更何況,“智匯”的核心算法和“智能管家”完全不同,
這一點,技術部門的同事可以作證。
我立刻打開微信,聯繫了林婕公司的技術總監張
工。
張
工是林婕公司的老員工,技術過硬,為人也正直可靠。
“張
工,你在嗎?方便視頻一下嗎?”
我發了一條語音消息。
很快,張
工就回復了:
“趙總,這麼晚了,有什麼事嗎?”
“關於‘智匯’被起訴的事情,我想跟你瞭解一些情況。”
“好的,我馬上上線。”
幾分鐘後,視頻接通了。
張
工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顯然他也被這件事搞得焦頭爛額。
“張
工,‘智匯’的智能算法真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嗎?”
我開門見山地問道。
“當然!”張
工十分肯定。
“‘智匯’的智能算法是我們團隊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研發出來的,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
“這一點,我可以拿我的人格擔保。”
“那就好。”
我心裡稍微踏實了一些。
“對方公司提供的那些‘證據’,你看了嗎?”
“看了。”
張
工有些憤怒。
“那些所謂的‘證據’,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他們根本不懂技術,只是根據一些表面的相似之處就斷定我們抄襲,簡直是可笑!”
“他們說‘智匯’的界面設計和功能與他們的‘智能管家’系統類似。”
“界面設計和功能類似就能構成抄襲嗎?”
張
工反問道。
“那市面上那麼多智能家居產品,豈不都成了抄襲?更何況,‘智匯’的核心算法和‘智能管家’完全不同,這才是關鍵!”
“你能不能提供一些證據,證明‘智匯’的算法是自主研發的?”
我問道。
“當然可以。”
張
工毫不猶豫地回答。
“我們有完整的研發記錄、代碼文檔,以及測試報告,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那就好。”
我鬆了一口氣。
“這些證據,你都保存好了嗎?”
“都是保存好的,都在公司的服務器上。”
張
工回答。
“好,明天你把這些證據都整理好,我們一起去找律師。”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