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水泥另用(第2頁)
其實,寫奏疏也沒什麼難的,跟平時寫信差不多,無非就是語氣更尊敬些。
再加上嬴啟不喜歡那些長篇大論、華而不實的拍馬屁之詞,所以寫起來反而更簡單了。
王淑婉冰雪聰明,一學就會,下筆如有神助。
王翦卻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這丫頭,該不會真要把這奏疏呈上去吧?
他再三叮囑,這奏疏萬萬不可呈交,其中的利害關係,必須讓她明白。
王淑婉的夢想是好的,但王翦覺得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太不現實了。
而且,這奏疏要是真呈到皇帝面前,那還得了?
這不就等於當面質問皇帝:你這皇帝是怎麼當的?為什麼在你治理下,天下百姓還如此悽慘?
這不是啪啪打皇帝的臉嗎?
如今嬴啟還年輕,心胸開闊,可能覺得這事兒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還會因此更加奮發圖強,勵精圖治。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雖然百姓的生活境遇表面看起來並沒有好多少,但嬴啟一登基就給了他們帶來了希望。
新的稅收制度,讓百姓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新糧的出現,更是讓大秦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可以預見,將來必定會越來越富庶。
如此種種,嬴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聖明的君主。
更別說他還北定匈奴,開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王翦看來,後世能有此功績的皇帝,那絕對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同時也可以看到,嬴啟在位的時間絕對不會短,幾十年是沒問題的。
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君王長壽,對臣子來說,可不一定是好事啊。
萬一以後,幾十年後,嬴啟突然想起了王淑婉曾經做的事,說的話,心眼一小,覺得這是對他的不敬,那王家豈不是要遭殃?
若是嬴啟知道王翦的想法,一定會狠狠吐槽他一番。
怪不得人人都說你王翦聰明,你是真聰明啊!
幾十年後的事你都要算計一番,你咋不上天呢?
王淑婉哪知道自家爺爺心裡那些彎彎繞繞,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