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墨家,活了(第2頁)

 比如法家依法治國的說法。

 孔子會認為單純地依靠制度只能夠是“民免而無恥”。

 也就是說,培養出一大批時刻都在惦記著的賊,時刻都在想著犯罪卻不敢犯罪的人。

 但有禁止就會有犯禁,而且越是禁止就越有人想去觸碰。

 像是肉包子打狗一樣,說是教唆犯罪也不為過,因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派堅決反對法家的理論,認為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根本不適合用來治理國家。

 而儒家也有自己弊端。

 比如說孔子的學生宰予,就反對三年之喪,孔子知道之後非常生氣。

 特地去找宰予,一臉痛惜:“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就吃細糧穿絲綢心裡會好過嗎?”

 他想要用這個問題喚起宰予的良知。

 可宰予一臉坦然地說:“好過啊!”

 結果呢,孔子有辦法處理這樣的事嗎?

 事實上,孔子毫無辦法,只能夠氣呼呼地說:“既然如此,那你就這樣做吧。”

 孔子的道德主張其實連自己的學生都治不了,就更不用說約束天下人了。

 可這影響孔子是聖人了嗎?

 並不影響,因為儒家的優點也是每個人能看到的。

 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個人修養和社會責任,促進國家統一和團結?等。

 儒家思想對這幾點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法家也是,雖然能富國強兵,但卻缺乏仁愛,也沒耽誤國家依法治國。

 如今墨家面對的問題也是如此。

 既然都是有優點有缺點,那麼就放大優點,縮小缺點。

 思想有問題,咱們就不提思想的事。

 在製造和研發上面,整個大秦沒有比墨家更擅長了。

 既然如此,就依靠這一點,讓全天下人體驗到墨家帶來的好處。

 從此,天下人便離不開墨家。

 如此,墨家出路成矣!

 孟巧兒腦中不斷閃過各種想法,眼神越來越亮。

 臉色都比剛才要紅潤了許多。

 嬴啟見她這種狀態,明白這是想通了。

 喝口酒,吃口水果,靜靜等待著。

 沒過多久,孟巧兒終於回過神來了。

 “公子,以後我就是您的人了,您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