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7章(第2頁)
其實唐三藏確實是一個人才。
當年還是天定的取經人,揹負著大因果。
而且這麼多年都過去了。
完全可以再進一步,不至於如同現在這樣,只是一個功德佛,排在眾佛之末。
但此人死心眼子。
而且不怎麼會為人處事。
當年的佛祖等人,曾經找過唐三藏談話,說機會可以再進一步。
但唐三藏卻沒有聽明白什麼意思。
還滿心歡喜的認為自己得到了佛祖的重視。
後來給佛祖都整懵逼了。
認為是不是自己的提示不夠。
於是乎找到了得力愛將,靈吉菩薩也曾和唐三藏說過。
無形之中告訴他,有著佛位空缺,但有好幾個人都對這個佛位虎視眈眈的。
甚至都送禮了啥的。
但最有機會的還是唐三藏。
可即使如此,唐三藏激動歸激動,一點表示都沒有。
更牛比的是他的還暗中舉報他人貪汙受,賄,影響佛門的清譽,玷汙了佛門,希望佛祖嚴懲不貸,以此來警示他人。
其實對於這這件事,佛門之中比比皆是。
就連佛祖都是知道。
因為大家都太想進步了,可以理解。
但唐三藏當時就這麼大庭廣眾之下,舉報了兩個佛陀,羅漢。
即使佛祖不想處罰,也得做做樣子。
從那以後就導致了唐三藏在眾佛之中人緣極差。
甚至大家還聯名上書,希望可以將這個不懂事的玩意開除佛籍。
可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別管怎麼說,對於西遊量劫,他就是一個大功臣,誰也動不了他。
最終大家都決定將其忽視,就當沒有這個佛一樣。
對此唐三藏還茫然不知,只是感覺到了奇怪。
即使是現在,他也依舊這般的死心眼子,清白無瑕。
不得不說,唐三藏不愧是一代高僧。
在這個圈子裡這麼久,依舊還保持著初心不變。
實屬難得。
可也因為如此,在大雷音寺這個圈子內,仕途中,想要再進一步,基本上不可能了。
如果不是他是當時的取經人,大功臣,甚至被開除佛籍都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