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雜物間的王(上)(第2頁)
在汪三的襠部和褲腿區域,確實可以看到一片已經變澹了的水痕,而且憑於漸離那經過一定訓練的嗅覺,也的確可以從那兒聞出些許殘留的尿味。
“嗯……”到了這會兒,於漸離差不多才放下了戒備,然後沉吟一聲,蹲到汪三身邊,從懷裡掏出了一瓶隨身帶的金瘡藥,“好吧,你先忍忍,我幫你收拾下傷口。”
說著,他就給對方拔鏢上藥,手腳那是相當利索。
而那汪三呢,雖不是什麼江湖中人、綠林好漢,但好歹也是平日裡常幹粗活的勞動人民,這點痛還是受得的。
在於漸離幫汪三包紮期間,兩人又聊了幾句,於漸離也稍微說了下自己這邊的情況。
說著說著呢,於漸離忽然就想起什麼來了,並唸叨:“嘿……話說孫兄這‘繞路’是不是繞得有點兒大呀?怎麼還沒來啊?”
“唷!”汪三聞言,當時就臉色一變,道了聲,“糟了!”
“怎麼了?”於漸離見他這反應,也跟著緊張了起來。
汪三解釋道:“您二位是剛到這地方來所以不知道啊!這地兒的異常,除了一直是黑夜之外,還有一點……即那屋舍走廊的位置一直會變化。”他微頓半秒,舉例道,“比如說,一條路,您先往前走,走一段再回頭折回來,便回不到剛才您出發的地方了。”
“啊?”於漸離一聽也是慌了,“這麼說來……”
…………
同一時刻,該空間的某條走廊中。
“媽個雞啊……這是哪兒啊?”孫亦諧邊往前走,邊小聲罵著,“難道我這都能迷路?”
其實這回是真不怪他,他的確是只繞了一個小圈子企圖包抄的,但沒想到這裡的空間並不是三維的——你並不能用你在某一個點上觀測到的距離或空間關係來判斷你按某種路線移動後能不能抵達預期的座標。
當然,孫亦諧吐槽歸吐槽,他基本也猜到了是自己所處的空間有問題。
就拿他此刻所在的走廊來說吧……
在這條走廊兩側的柱子上,竟像是釘釘子一般,釘著很多巴掌大小的金屬燭臺;這些燭臺的數量和位置,似乎都是隨機的,有些高到接近天花板、有些低到緊貼地面、有的柱子從上到下被釘了七八個,有的柱子則一個都沒有……
更詭異的是,這些燭臺雖然都被釘得歪歪斜斜,但燭臺上的蠟燭卻都不會倒,有些蠟燭以四十五度傾斜著,底部也一樣好好地粘在燭臺上。
這種景象,在“真正的智化寺”中肯定是看不到的,所以某種角度來說,這些東西也暗示了這個空間與現實有著不小的差異。
“阿彌陀佛……”
就在孫亦諧亦步亦趨地前行之際,忽然,就有人在他背後口誦佛號。
孫哥的反應那叫一個激烈,他登時就是一個縮腿前躍加空中一百八十度轉身,並順勢將三叉戟架在身前作防守狀。
“什麼人?”雙腳重新踏地之時,這三個字已從孫亦諧口中喝出;同一秒,他也已經看清了,跟他搭話的人,是一個身形肥胖、不過看面相還挺年輕的僧人。
“呵……”那胖僧人看著孫亦諧的反應,只是冷笑一聲,接道,“貧僧聖守,見過施主。”
列位,如果您對和尚的法號比較有研究,且對前幾章看得比較細緻的,您應該已經發現了,這智化寺的和尚,是按照臨濟宗的僧譜排字的;那完整版的我就不列出來了,反正您只要知道,在咱們這個故事中,智化寺的僧人們,從老到少,基本都涵蓋在“能仁聖果”這四個字輩裡。
這聖字輩呢,比仁璨他們這些三四十歲的中生代要小一輩,故平均年齡是在二十到三十之間(年紀大輩分低,或者年紀小輩分高的情況也有,但不多),眼前這聖守,就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僧人。
可能也是應了他這法號,成年之後,聖守因在統籌管理方面頗有天分,便被分配去掌管智化寺的庫房。
就這樣,在這個“油水”很足的崗位上幹了三四年,聖守已變得比管伙房的僧人們還要胖了。
不過,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傢伙……也是旬月之前“失蹤僧人”中的一員,而且是最後一個失蹤的僧人,在他之後,失蹤的就都是香客了。
如今聖守出現在這個空間裡,而且看起來還是一副十分悠然的樣子,那想想也知道,這貨有問題啊。
“你也是智化寺的和尚?”孫亦諧一看聖守那冷笑的表情,就知道對方不懷好意,故在發問時仍保持著戒備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