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劉封決定出兵,天命我來逆
“容我細思。”
劉封沒有因為廖化的不耐煩而動怒。
雖說後世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戲言,但廖化可是在關羽兵敗後,還能詐死揹著母親一路晝夜西行的忠孝之士。
常人都是忠孝兩難全,廖化是忠孝都顧全。
就憑這份忠孝之心,劉封就不會因為廖化的幾句話就心生惱怒。
劉封腦海中快速的憶起史載廖化跟襄樊之戰有關的史料。
廖化沒有跟關羽關平趙累等被同擒於臨沮,而是先歸吳再詐死然後揹著母親晝夜西行到秭歸見劉備。
關羽被擒時,廖化在何地並不能確定。
只是憑藉“詐死”和“背母”來推測,廖化當時極有可能在江陵城。
這意味著,廖化極有可能在呂蒙破江陵時也在江陵城,只因糜芳獻城而被波及。
再聯想到糜芳投降後江陵城中也有官吏組織反抗,劉封嗅到了機會。
【或許,可以藉助廖化在這襄樊棋局中,再落一子。】
劉封暗暗思索。
在劉封的主計劃中,是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為戰略指導綱領的。
放棄江陵城,並非劉封不知道江陵城的重要性,而是權衡利弊的選擇。
弱小的時候是不能僅憑一腔熱血不服就是幹。
如果關羽執意要調走南郡的兵馬去擴大戰果,劉封僅僅憑著房陵這五千兵馬,且要在孫權數萬水路大軍以及曹操關中數萬大軍眼皮子底下,想同時守住上庸三郡和江陵城,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核心的是:劉封沒有荊州軍的指揮權。
沒有指揮權就只能私下勸說。
而私下勸說,眾人反應就會跟廖化一樣:
“江陵城城池堅固”“糜太守久隨大王,必不會如廖立一般棄城而逃。”“給孫權一年的時間,能打得下江陵城嗎?”
這樣的反應下,劉封即便有神機妙算之能也無濟於事。
要在整個襄樊棋局中掌握主動,劉封就必須有側重和捨棄。
在劉封看來,關羽敗走麥城後從未有求死之心。
史載江陵城丟、士卒潰散後,關羽依舊想著走臨沮去房陵再繞道回白帝城,甚至於還去信向孫權“請降”,只不過被孫權身邊的吳範識破“詐降之計”且陸遜又襲破秭歸斷了關羽的西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