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1/31982/15624879.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大遂武夫-第92章 歸去來,封印大俠,月如中文
封印大俠 作品

第92章 歸去來


  李餘年吩咐幾人先回客房,重新來到禪房門口。

  普濟說道:“老衲知道為何見到李施主這麼眼熟了,請跟老衲來。”

  李餘年一頭霧水,跟著普濟大師一路來到了藏經閣。

  普濟掌著燈,行走在昏暗的書架間。

  陳年的墨香悠悠然然,二人的身影映在地上,被拉得很長。

  “大約四十年前,那時我還不是住持。寺裡來了一位女施主,通曉佛理,能與吾師坐而論道。在徵得許可後,進入了藏經閣,一住就是月餘。”

  “此事與晚輩有什麼關聯嗎?”

  普濟轉過頭來看了一眼李餘年,說道:“那名女施主氣度不凡,可面貌並不出彩,獨一雙眼睛格外令人印象深刻,彷彿能看透人間至理。那眉毛,那眼睛,就如李施主這雙一般無二。”

  李餘年聞言,心中有閃電劃過!

  “敢問那女子可留下姓名?”

  “黃若兮。”

  半晌,一口濁氣吐出,李餘年努力撫平了心緒。

  “是家母。”

  “年紀有些對不上,難道令堂是修行者?現在可還安好?”

  “家母確是修行者,已過世多年。”

  “難怪。上次一別黃施主再也沒有回來,老衲便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剛才一時間沒有記起來。”

  “大師單從眉眼就能認出長大後的玉真公主,還能隔代認出晚輩,實在是神人也。”

  “呵呵,老嘍。若是年輕上個二十歲,這全寺上下,乃至半個清涼山僧人的樣貌名字,老衲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一邊說著話,普濟從一個書架的角落處抽出一本佛經,翻開佛經從裡面露出一枚書籤,交到了李餘年的手中。

  “此物是黃施主唯一遺留在這裡的東西,老衲當時尋思著她說不定還要回來,就沒動它。不曾想,一下就過去四十年。”

  一條竹籤,拇指寬,六寸來長。

  造型簡潔大方,以六四分計算,上六分為方頭,後四分收窄,兩側有弧線,如同少女的蠻腰。

  由竹片削成,並打磨至圓潤。當初也許是青竹,現在已是黃竹無疑。

  仔細看的話,籤頭上,有淡淡的墨跡。一個墨筆畫成的圓圈,圈內溝壑縱橫,點著幾個小點,如同一個燒餅上灑了幾顆芝麻。

  放在鼻下,仍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大師,家母是怎麼樣的人?”

  “黃施主不比普通女子拘謹,行事自由,儒雅且不拘小節,讓人如沐春風。”

  李餘年笑得欣慰,問道:“大師可還記得,家母讀的是哪一部佛經?”

  “正是施主今日追回的華嚴經,除了梵文原本,其餘兩部譯本都看了一遍。”

  “可有留下什麼評語?”

  普濟思索半晌,回道:“老衲有一次來送齋飯,黃施主貌似很高興,說這跋陀羅確是得道高僧,為了度世人,放棄了一次頓悟的機會。”

  “看來,這件事情的隱秘還是在華嚴經中,晚輩想勞煩大師一件事情。”

  “李施主兩代人都與本寺有緣,有事請儘管吩咐。”

  “請大師幫我比對三部經書,於細微處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此事不急,大師留個心眼就行了,如果有消息了,可以送信至京城的欽天監。”

  “好說,老衲自有分寸。”

  李餘年行禮,拜謝,告辭。

  “李施主,那賈伊該怎麼處理?”

  “治好他的傷,交由官府處置,驗明正身後驅逐出境。他們若是敢推脫,就報我的名字。”

  “善。”

  ……

  上巳節,修禊日。恰逢邊關大捷,舉都出遊慶祝。大風小說網

  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

  京城郊外的溪水旁擠滿了各色人群,盛況空前,十分的熱鬧!

  家境優渥的,立起一面面屏風,隔出一段水面以供家眷泮水而浴。洗去舊年的積疾,祈求來年的清潔吉祥。

  沐浴之後,踏青嬉戲,臨水宴飲自是不在話下。家中有適齡年輕男女的,更是能相看一番,一年中,在這一日互贈信物的定情者不在少數。

  百姓們就相對簡單一些,男子尚可臨水沐浴,女子則以柳條,蘭草沾水輕點額頭以祈福之用。未婚男女若是相看有意,可以互贈芍藥花定情。

  皇家貴族們則更隱蔽一些,於郊外行宮別院的溫泉或溪水內修禊。約下名士友人臨水而坐,行那曲水流觴,臨水作詩的文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