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1/31982/1562460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大遂武夫-第28章 仁勇校尉,封印大俠,月如中文
封印大俠 作品

第28章 仁勇校尉


  朱雀街寬五十丈,卻不是長安城內最寬的街道。

  東北角的丹鳳門街,寬五十八丈六尺,比朱雀街還要寬。

  正街盡頭的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南門。

  道家重視六爻中的九二位,九三位,九五位,所以把太極殿建在九二位。

  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九二位是長安城最低窪的一塊地方。太極宮建成之後,每逢春夏兩季,溼氣鬱結不散,潮溼悶熱,並不適宜居住。

  於是前朝開始,就一直在擴建位於九一位龍首原上的避暑宮殿,即現在的大明宮。

  龍首原位於長安城東北角,山勢由西向東,山頭高二十丈,尾部高七十丈。

  大明宮建在龍首原的腹部位置,地勢高於長安城,氣候乾燥涼爽。

  佈局以丹鳳門街為中軸,除三座坐落在中軸線的主殿外,其餘宮殿散落在中軸線兩側。一路向北,地勢逐次抬高。

  入丹鳳門,是一條長達二百丈的筆直御道,直通含元殿。

  含元殿依山而建,臺基高一丈,殿室高於平地四丈。

  殿宇兩側延伸出兩條迴廊,迴廊南折,分別連接兩座閣樓。

  東南翔鸞閣,前有鐘樓。西南棲鳳閣,前有鼓樓。

  每逢望朔,上朝的百官立於鼓樓下,等候進入朝堂。

  含元殿背倚藍天,高大雄渾,壯闊無比,站在大殿上可俯視整個長安城!

  每逢大朝儀,皇帝上尊號,改元大赦,都會在含元殿舉行儀式。建成後,逐漸取代太極殿,成為朝堂的禮儀主殿。

  宣政殿在含元殿正北。

  宣政殿前,西設中書省,東設門下省。另有弘文館、史館、御史臺館等官署也設在殿前。

  是皇帝日常聽政,議政的場所,也是詔令擬定和發出的地方。

  再往北便是紫宸殿,紫宸殿屬於內朝,是皇帝接見臣屬的地方。

  皇帝坐於紫宸殿,百官在宣政殿外侯旨,聽候傳喚,故也稱為天子便殿。

  紫宸殿以北,一直到大明宮北門玄武門,地勢逐次降低。

  中間有太液池,圍繞太液池建有宮殿閣樓數十座,風景秀麗!屬於後宮內苑,守衛森嚴,內臣止步!

  周宜居住的溫室殿,便在紫宸殿後東首。

  沈問,李餘年二人要去的宮殿叫延英殿,位於紫宸殿正西,是皇帝的一座寢宮。

  在得知這個消息,到逐漸變成現實的過程中。路過的每一道威嚴的宮門,每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哪怕只是遠遠望見的樓臺閣宇,這些建築散發出的莊嚴氣息,都在提醒李餘年,這不應該是一個百姓能來的地方。

  邁過御書房的門檻,李餘年內心的忐忑與不安,達到有生以來的最高點。

  “老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沈問行稽首跪拜禮!

  李餘年在沈問身後跟隨,跪地,叩首!

  “國師快快請起!這又不是在正殿,不是說好,私下裡不必行大禮的嗎!”

  皇帝急忙上前攙扶起沈問,並賜坐。

  “君君臣臣,禮不可廢!”沈問回道。

  寒暄完畢,君臣落座,內官上茶。

  “國師,忽然進宮所為何事?階下所跪何人?”

  沈問未作答,與皇帝眼神交流。

  皇帝屏退左右。

  “陛下,前陣子丟的血晶,有下落了。”

  “當真!在哪兒?”

  “就在京城,不過尚未拿回,今晚會有分曉。老臣此來,是提前跟陛下請罪,若鬧得動靜太大,還請陛下見諒!”

  “對手是何人?”

  “明面上是扶桑伏靈師一脈,背後是否有其他勢力,現在還不好說。”

  “國師做的局,朕自然是放心的!”

  “呵呵,陛下,是跪在階下的後輩做的局,老臣從旁協助罷了。”

  “哦?能讓國師從旁協助的後輩?快快平身,讓朕瞧瞧是何許人物!”

  李餘年再叩首!高聲道:“草民李餘年,叩見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謝萬歲!”

  雙手保持作揖,緩緩起身並抬起了頭。

  與皇帝眼神簡單交匯,再次低下了頭。

  皇帝身材魁梧,臉龐方正,二十五左右年紀。

  高額,粗平眉,龍眼圓而大,炯炯有神!

  直懸鼻,鼻珠圓潤,鼻翼飽滿有肉。

  厚嘴唇,唇型飽滿,唇線分明。

  頭裹折上頭巾,著窄袖圓領赤黃袍衫,腰繫九環玉帶,腳穿六合靴。

  武夫!約莫有八品鐵骨境。

  朝中常有盛讚,說當今皇帝頗有高祖遺風,氣度天成,神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