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23章 夜巡(第2頁)
李餘年再次醒來,是被人用冰水澆醒的。
白衣童子捏著鼻子,用水瓢指了指旁邊一個清水木桶便跑了出去。
李餘年低頭一看,木桶中的藥水竟然變得烏黑,腥臭難聞!
急忙起身跳到旁邊的清水桶裡,一陣清洗,尷尬至極!
仔細審視自己的身體。
除了幾處重傷還隱隱作痛,基本無礙。不知是否錯覺,貌似白了一分?
宵禁鼓聲準時響起,各坊城門緩緩關閉。
一襲白衣提著燈籠,出現在朱雀街。
月光皎潔,夜風清冷,白衣貼著坊牆,行走在槐樹下。
槐樹葉子已掉光,光禿禿的,只剩下枝杈。
月光下,樹影斑駁似爪牙。
一路南行,途經興道,開化兩坊後,轉入橫街,緩緩向東市方向行去。
路過東市南門時,已近二更,坊內熱鬧非凡。
東市內商行二百二十行,所賣物品都是些拔尖的稀罕物,價值不菲,供應的都是周邊的達官顯貴階層。
市內酒肆旅店無數,接待的也都是權貴富商,規格要比西市高級一些。
大遂朝廷禁止官員狎妓,於是他們便從青樓召名妓至府上或酒肆作陪。
坊門一關,回不得家,自然便是縱情玩樂到深夜,甚至天明。
喧鬧程度有過之無不及的,便是僅隔一街的平康坊。
平康坊南北一里,東西二里,中心十字街,開四門。
坊內多達官顯貴宅府。
遂太師報國公周穆,國子祭酒韋毅,尚書左僕射朱遂安,刑部尚書王志,戶部尚書崔泰等朝廷大員皆居住在平康坊。
坊內還設有全國十餘個州郡的駐京進奏院。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右相裴元忠的相府與青樓僅一街之隔!
平康坊北門東有三曲,南曲,中曲,北曲,是妓女聚居的地方。“黃鸝百轉,琴藝一絕”的李妙兒,“身若無骨,舞姿冠絕”的錦團兒,“書畫文章皆通的女校書”王雙雙等等,皆是長安名妓,均居住在此三曲。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花指的不是花園裡的花,而是平康坊裡花容月貌,才藝雙絕的名妓們。
白衣繼續一路北上,沿著街道,把京城東北角的所有坊城繞了一遍。
路過永盛伯爵府所在的安興坊,於角落處,熄了燈籠翻牆而入。
伯爵府大門上貼了封條,死氣沉沉的。
此案交給大理寺偵辦,皇帝震怒,限期三日,不知為何後來竟不了了之,沒了追究。
白衣再翻一牆。
院內一片漆黑,一路行去,地上偶有未清理乾淨的血跡,烏黑一片。
多數人死於臥房,睡夢中,手法很熟悉!
臨走時,後門旁的一面院牆引起了李餘年的注意。
白牆上有兩個圓形發散成霧狀的血跡,中間實,四周虛。
李餘年把耳朵貼在牆面上,平著往牆面看過去,發現幾條劃痕。如揮毫潑墨一般,簡單幾筆,尖銳而深刻!
返回懷遠坊時已近四更。
於坊牆黑暗處,翻牆入坊。
來到小院前,院門便自動開了,竇迎雪探出頭。見是李餘年,接過手中的燈籠,讓進門來。
“不用等我的,自顧歇息便是了。”
“誰都跟你似的,身懷重寶滿世界溜達!還這麼寬心。”
“我偏要明目張膽地溜達,好看看他們的手段。”
說罷,李餘年從懷中掏出一個黑布包裹的物件,放在桌上,發出一聲輕響,隱隱露出一角暗銅色。
“國師都不怕,你怕啥!”
李餘年接過竇迎雪遞過來的茶水。
燈光下,竇迎雪神情柔和,皮膚細膩,吹彈可破,臉頰微紅。
“瓷器行老馮頭全家上下無一活口,定遠鏢局更是雞犬不留。如此惡毒行徑,怎能叫人不擔心。”
“我去伯爵府看過了,大致與京郊那夥人的作案手法吻合。如果猜測不錯的話,那批瓷器八成是伯爵府定製的吧。”
“好,我明日叫他們往這個方向查查看。”
李餘年伸手拍了拍竇迎雪的肩膀,說道:“放心,沒事的。”
竇迎雪的身體像觸電一般一縮,低下了頭,雙頰緋紅。
畫面太美,李餘年看呆了,不禁浮想聯翩。
不知怎的,想起那日幻境中,那一高一矮兩個身影,難道是麝月和迎雪?
李餘年急忙收斂心神,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恥!
“我先去休息了,等下要去欽天監。你也趁這會補一覺吧!”
李餘年起身告辭。
院子是個小四合院,坐北朝南。兩間廂房,兩間偏房,中間一個小天井,擺了兩個大水缸,總也不住人,少了一些生氣。
李餘年本也想在京城置辦一處房產。卻不想,京城寸土寸金,這麼一個小院子,因為臨近西市,價值百金!
倒不是買不起,只是這輩子沒花過這麼多錢,心裡發怵。
李餘年回了偏房,還沒躺下,敲門聲響起。
竇迎雪站在門外,遞過來一個黑布包。
白衣童子捏著鼻子,用水瓢指了指旁邊一個清水木桶便跑了出去。
李餘年低頭一看,木桶中的藥水竟然變得烏黑,腥臭難聞!
急忙起身跳到旁邊的清水桶裡,一陣清洗,尷尬至極!
仔細審視自己的身體。
除了幾處重傷還隱隱作痛,基本無礙。不知是否錯覺,貌似白了一分?
宵禁鼓聲準時響起,各坊城門緩緩關閉。
一襲白衣提著燈籠,出現在朱雀街。
月光皎潔,夜風清冷,白衣貼著坊牆,行走在槐樹下。
槐樹葉子已掉光,光禿禿的,只剩下枝杈。
月光下,樹影斑駁似爪牙。
一路南行,途經興道,開化兩坊後,轉入橫街,緩緩向東市方向行去。
路過東市南門時,已近二更,坊內熱鬧非凡。
東市內商行二百二十行,所賣物品都是些拔尖的稀罕物,價值不菲,供應的都是周邊的達官顯貴階層。
市內酒肆旅店無數,接待的也都是權貴富商,規格要比西市高級一些。
大遂朝廷禁止官員狎妓,於是他們便從青樓召名妓至府上或酒肆作陪。
坊門一關,回不得家,自然便是縱情玩樂到深夜,甚至天明。
喧鬧程度有過之無不及的,便是僅隔一街的平康坊。
平康坊南北一里,東西二里,中心十字街,開四門。
坊內多達官顯貴宅府。
遂太師報國公周穆,國子祭酒韋毅,尚書左僕射朱遂安,刑部尚書王志,戶部尚書崔泰等朝廷大員皆居住在平康坊。
坊內還設有全國十餘個州郡的駐京進奏院。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右相裴元忠的相府與青樓僅一街之隔!
平康坊北門東有三曲,南曲,中曲,北曲,是妓女聚居的地方。“黃鸝百轉,琴藝一絕”的李妙兒,“身若無骨,舞姿冠絕”的錦團兒,“書畫文章皆通的女校書”王雙雙等等,皆是長安名妓,均居住在此三曲。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花指的不是花園裡的花,而是平康坊裡花容月貌,才藝雙絕的名妓們。
白衣繼續一路北上,沿著街道,把京城東北角的所有坊城繞了一遍。
路過永盛伯爵府所在的安興坊,於角落處,熄了燈籠翻牆而入。
伯爵府大門上貼了封條,死氣沉沉的。
此案交給大理寺偵辦,皇帝震怒,限期三日,不知為何後來竟不了了之,沒了追究。
白衣再翻一牆。
院內一片漆黑,一路行去,地上偶有未清理乾淨的血跡,烏黑一片。
多數人死於臥房,睡夢中,手法很熟悉!
臨走時,後門旁的一面院牆引起了李餘年的注意。
白牆上有兩個圓形發散成霧狀的血跡,中間實,四周虛。
李餘年把耳朵貼在牆面上,平著往牆面看過去,發現幾條劃痕。如揮毫潑墨一般,簡單幾筆,尖銳而深刻!
返回懷遠坊時已近四更。
於坊牆黑暗處,翻牆入坊。
來到小院前,院門便自動開了,竇迎雪探出頭。見是李餘年,接過手中的燈籠,讓進門來。
“不用等我的,自顧歇息便是了。”
“誰都跟你似的,身懷重寶滿世界溜達!還這麼寬心。”
“我偏要明目張膽地溜達,好看看他們的手段。”
說罷,李餘年從懷中掏出一個黑布包裹的物件,放在桌上,發出一聲輕響,隱隱露出一角暗銅色。
“國師都不怕,你怕啥!”
李餘年接過竇迎雪遞過來的茶水。
燈光下,竇迎雪神情柔和,皮膚細膩,吹彈可破,臉頰微紅。
“瓷器行老馮頭全家上下無一活口,定遠鏢局更是雞犬不留。如此惡毒行徑,怎能叫人不擔心。”
“我去伯爵府看過了,大致與京郊那夥人的作案手法吻合。如果猜測不錯的話,那批瓷器八成是伯爵府定製的吧。”
“好,我明日叫他們往這個方向查查看。”
李餘年伸手拍了拍竇迎雪的肩膀,說道:“放心,沒事的。”
竇迎雪的身體像觸電一般一縮,低下了頭,雙頰緋紅。
畫面太美,李餘年看呆了,不禁浮想聯翩。
不知怎的,想起那日幻境中,那一高一矮兩個身影,難道是麝月和迎雪?
李餘年急忙收斂心神,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恥!
“我先去休息了,等下要去欽天監。你也趁這會補一覺吧!”
李餘年起身告辭。
院子是個小四合院,坐北朝南。兩間廂房,兩間偏房,中間一個小天井,擺了兩個大水缸,總也不住人,少了一些生氣。
李餘年本也想在京城置辦一處房產。卻不想,京城寸土寸金,這麼一個小院子,因為臨近西市,價值百金!
倒不是買不起,只是這輩子沒花過這麼多錢,心裡發怵。
李餘年回了偏房,還沒躺下,敲門聲響起。
竇迎雪站在門外,遞過來一個黑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