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21章 暗流湧動
當年,陳松據回京後。把辦案經過寫成卷宗署上姓名,與麒麟血晶一併,親手交到大理寺卿手上。
由大理寺卿進宮面聖,皇帝讀完卷宗後,召欽天監國師入宮商議對策。
最後由皇帝和大理寺卿共同在卷宗上簽字,確認結案。
所以知道血晶功效的人總計三人,皇帝自己,欽天監國師沈問,大理寺卿。
知道血晶存在卻不知道功效的,大理寺六人,欽天監五人,加上李餘年,總計十二人!
小皇帝震怒要拿人,拿不得國師與大理寺卿,只能拿這十二人。
大理寺卿召見陳松據,曉之其中利害關係。
陳松據明白如果重啟案件,拿的絕不是簡單的十二人,可能是十二個家庭,十二個家族。
牢獄一興,無休無止。
於是作為案件主辦人,陳松據拒絕在已結案的卷宗上簽字,堅決不重啟案件。
大理寺卿以大不敬之罪,投陳松據入獄。
皇帝怕事情張揚,又礙於陳家是功勳世家,只得作罷。
整件事的脈絡大致如此。
“陳大人可有懷疑的對象?”李餘年問道。
“有,卻不能查!”陳松據回道。
“國舅爺虞衡?”李餘年輕聲問道。
陳松據說道:“說說你的推斷。”
“當日十一人都是辦案老手,自然知道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包括我,從未與人提過晶石的存在。再說如果存在洩露,早就洩露了,何必等到這麼多年以後?”
“欽天監素來與皇權沒有衝突,祖訓有言不得干政,誰當皇帝對沈問來說都一樣。”
“大理寺卿執掌最高司法權,人品想必是經過重重考慮的,而且已經位列九卿。圖什麼?換個皇帝繼續當九卿?不合理。”
“皇帝是國舅爺一手推上龍椅的,那麼皇帝身邊肯定有國舅爺安排監視的人。假設事情要敗露,應該也是從皇帝自己這裡開始。”
李餘年分析完畢。
陳松據讚歎道:“你不入職大理寺,可惜了。”
“可也不能總關在這牢房裡吧?”李餘年擔心道。
走廊裡腳步聲響起,二人禁聲向走廊望去。
獄卒在牢門站定,抱拳說道:“陳大人,探監時間已超許多,冊子上不好記錄。還請見諒!”
李餘年二人起身與陳松據告辭,陳松據回禮間與李餘年眼神交流。
“放心,我知道輕重。”李餘年說道。
出了大理寺大門,一道熟悉的身影在門口等候。
“猜著你們應該在這,我問了門口的侍衛,便在這候著了。”是忙完幫中事務的竇迎雪。
出了義寧坊,已過晌午,一上午先去欽天監,再去大理寺,竟午飯都沒顧得上吃。
麝月拉著竇迎雪,小聲嘟囔了一路。
三人一路往南,路上游人如織。
剛好路過好些胡商,金髮碧眼,濃密的八字鬍上卷。牽著一種似馬非馬,背有雙駝的四腳獸,近丈高。脖子上套著鈴鐺,走起路來,鈴聲悠揚!
李餘年看著新奇,張大了嘴巴。
竇迎雪掩嘴輕笑,解釋道:“這叫駱駝,能駝重物穿越沙漠,是胡商用的馬。”
說話間,竇迎雪拉著麝月一頭扎進了一旁的禮泉坊。
禮泉坊是京城強大包容力的一個縮影。
東西南北開四門,中心有十字街。
西南隅,有三洞女冠觀,妙勝尼寺。十字街北之西,有禮泉寺。十字街南之東,有舊波斯胡寺。西門之南有胡祆祠。
東西方各種信仰,如各色人種雜居在一起,互相交流,和諧共存,自然便少不了美食之間的碰撞。
這裡是全天下美食最多樣的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交匯在一起。
各種香氣撲鼻而來,色彩繽紛的甜點,形狀各異的水果,叫不上名字的飲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麝月二人腳步極快,在人群中飛快穿梭,每個鋪子都買一點,儘量做到雨露均霑。
李餘年對一款胡餅情有獨鍾。
一張一尺半大小圓形的饢,切羊肉一斤。橫向割開巨饢,把羊肉層層鋪到餅中。放入各種香料,其中有一味來自西域的珍貴香料,叫黑椒豆豉。
然後在饢面上塗滿酥油,放在明火上烤炙。
那撲鼻的香味實在讓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