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子怡 作品

第十七章 伴郎和伴娘(第2頁)

可是,令劉若嬋命運中雪上加霜的是,在劉小嬋九歲左右劉若嬋二十多一點的時候,她們的父親突然離奇失蹤了。是離家出走還是被人綁架是攜紅顏知己私奔還是捲款外逃到現在依然不得而知。報警也報了,尋人啟事也登了,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是杳無音信。這是一個迷,一個天大的迷,也許,總有解開這個謎的時候。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母親自殺、父親失蹤,只有一個後媽(當然這個後媽並非傳統中刻薄惡毒的後媽)的女孩子,多麼需要一個寬大的肩膀來依靠,多麼需要一個寬廣的胸懷來讓她歇息,來讓她療傷。

而李濤,正是劉若嬋需要尋找的這種男人。

李濤的父親是個普通的土建工程師,母親是名國企的財務,比起包小松的家境,那是要相差幾個檔次。因此,包小松的心裡嚴重的不平衡!他李濤憑什麼比我強憑什麼奪我的最愛當今這個社會,難道還有比房子、車子、票子更重要的東西嗎

其實包小松就是個死腦筋,既然你這麼認為,那麼憑你們家的地位和豐厚的物質條件,又何愁“天涯何處無芳草”呢為什麼非要吊死在一顆樹上呢

但是,包小松就是轉不過這個彎,就是放不下劉若嬋,也許正是他的這種執著,讓他走向了他人生的另一面。

或許,世界上最難說得清的情感就是愛情了,一旦真正愛上一個人,而這個愛又有點恍恍惚惚,自己看得見摸不著,往往會產生一種“痛並快樂著”的感覺,倘若輕易的就能將這份愛放下,說明ta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愛過。

不過,也有例外。在與李濤和包小松同在一個小區,也同時長大的過程中,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在李濤的生命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就是新德。

新德是一個厚道而講義氣的人,在他的內心深處,也是喜歡劉若嬋的,但僅僅是停留在喜歡二字上面,從來沒有幻想過擁有。因為前有李濤,後有包小松;李濤比自己聰明比自己長得帥;包小松是官二代,又能說會道,所以,劉若嬋的愛情,新德認為是與自己渾身不搭界的事情,只是在他的心裡,他希望劉若嬋能夠嫁給李濤,因為李濤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