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敢於鬥爭(第2頁)
看到這裡,餘良的思路漸漸清晰了起來。那些有關監管部門之所以敢於吃拿卡要,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其實就是利用了老百姓“怕”的心理。因為很多人覺得他們是“官”,自己是“民”,擔心如果不順應他們的要求,可能會面臨各種不利後果?,反而直接或間接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究其老百姓怕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由於幾千年的封建思想作祟。自古以來就有君是君臣是臣的等級思想,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什麼蟲蟲兒蛀什麼木。
二是一定時期,官場存在腐敗現象,老百姓管它叫“三難”,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所以給老百姓留下不好印象。
三是部分官員個人素質差,當官不為老百姓著想,反而利用官架子嚇唬老百姓,這就使得老百姓不敢接近他們。
四是老百姓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習慣用老眼光看問題,不懂得政策,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已利益。所以,一旦有了問題沒得到及時處理,不是從政策法規角度認識問題,而是認為是某些官員跟自己過不去。
五是由於舊的思想影響,官和民之間長期形成的隔閡,一時難以消除。官是官,民是民在老百姓心裡分得太清,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心理作用。
六是有些地方官員在執政時,認為老百姓好“欺負”,嚴重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犯下這樣那樣錯誤,讓老百姓心生怕懼。
七是官員大都掌握著大小不同權力,老百姓害怕權力,也不敢得罪官員,總認為官員地位高,高攀不上,見到官員也就自然而然地躲,不敢接近。
既然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那些吃拿卡要的有關監管部門的領導幹部是紙老虎嗎?當然不是,他們充其量只是一些權力任性的腐敗分子而已。他們連紙老虎都不算,我們更沒有“怕”的理由了。
老百姓只要做好自己的事,依法依規,自覺遵守,其實沒什麼怕與不怕的。作為老百姓,只要真正消除“怕”的心理,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制約和監督,確保
他們的行為公開透明,防止他們濫用公權,就能有效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到這裡,一個應對有關監管部門吃拿卡要的方案在餘良的腦海中慢慢形成了。
第二天上班,餘良把自己制定的方案交給了陳總,並隨口說了一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陳總看著餘良制定的方案,不斷的點頭,而且那句看似隨口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更給了她深深的觸動。
她終於認識到,妥協和退讓是換不來尊重和平安的。當人家欺負到頭上的時候,一定要抵抗,不能退讓,否則人家會得寸進尺地欺負你。自己以前那種總想息事寧人的做法,是有害的,是解決不了真正問題的。
“小弟,昨天晚上幾點睡的?”陳總看完方案後,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