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12/312561/13080516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我的愛一生只有你-第118章 父親的日記(第2頁),種菊山人,月如中文
種菊山人 作品

第118章 父親的日記(第2頁)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特邀代表宋慶齡表示:‘我們達到今天的歷史地位,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唯一擁有人民大眾力量的政黨。’這不但表達了全體與會代表的心聲,也表達了四億五千萬中國人民的心聲。

 歷經28年,歷史給出結論,人民表明態度: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父親餘建國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指導員問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說兵民是勝利之本?’”餘良接著往下看。

 “指導員教育我們,1934年1月,毛主席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938年5月,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明確指出:‘兵民是勝利之本。’這一思想主要包括:

 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人,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進行革命戰爭的主體以及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只有依靠人民群眾進行戰爭,才能越戰越強,取得最後勝利。戰爭的實踐表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的正義戰爭,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地擁護和全力以赴的支持

。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中國革命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夠廣泛地動員人民群眾,使他們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戰,進行最徹底的人民戰爭,並獲得最終的勝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軍隊和人民的團結與進步是戰勝強敵的根本條件。首先,必須善於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製勝日本的主要條件是全國的團結和各方面較之過去有十百倍的進步,特別是軍隊和人民的團結與進步。為了充分發揮兵民在戰爭中的作用,必須進行深入廣泛的政治動員,通過政治工作把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於兵民之中,把戰爭的政治目的告訴軍隊和人民,使幾萬萬人民齊心一致,貢獻一切給戰爭,激發兵民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發揚兵民在戰爭中的自覺能動性。把數萬萬民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抗日戰爭就有了勝利的基礎。其次,必須在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的基礎上改善官兵關係和軍民關係。軍隊是進行戰爭的骨幹力量,軍隊的基礎在士兵,廣大士兵群眾就是穿軍裝拿武器的人民群眾。軍隊和民眾打成一片,使民眾把軍隊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於天下,個把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夠打的。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形成了魚水之情,最終不但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而且軍隊也得以發展壯大。毛主席關於兵民是勝利之本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人民群眾對於戰爭勝負的決定性作用,是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在軍事領域裡的運用,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軍事領域的反映,對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展軍事鬥爭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父親餘建國在日記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