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12/312561/130805050.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我的愛一生只有你-第112章 新“三點一線”,種菊山人,月如中文
種菊山人 作品

第112章 新“三點一線”

 在最後一場春節文藝演出結束後,正月十六,所有抽調人員都回原單位上班了,餘良也回到了自己原來的班組。

 下班後,餘良匆匆吃完飯,簡單收拾了一下,騎上自行車,向縣城駛去。

 他知道,從今天開始,自己新“三點一線”的生活就正式開始了。

 到了“濟世堂”,餘良首先拜見了周德馨。在他的安排下,餘良開始了自己在醫館的學醫生涯。

 “中醫所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比如,扁鵲招收了眾多弟子,其中醫術造詣比較高的有十位,而這十位弟子所擅長的中醫技術就各不相同。子豹主開方,子明主司藥,子容主針灸,子術主手術,子同主火灸,子陽主診脈,子儀主按摩,子游主煉丹,子越精醫學常識,虢太子主採藥。

 正因為中醫的知識體系非常龐雜,所以,在初學中醫時,就應該先明確自己主攻的方向,是開方配藥,還是針灸推拿,亦或單純只是為了養生,等等。只有明確了學習方向,我們才能化繁為簡,找到更清晰的學習脈絡。”周德馨教導餘良道。

 為打好過硬的基本功,周德馨讓餘良從“三功”學起。

 一是背誦功:熟背湯頭、脈訣、藥性賦、針灸歌賦。

 中醫的臨床工作分為識病、辨病、立法、處方、用藥五大環節,最終必須落實在方藥上。如果沒有精確的處方,絕對不會有好的療效。故中醫歷來視湯頭、脈訣、藥性賦為啟蒙“三寶”。

 “湯頭”即“方歌”。中醫素以清代汪昂的《湯頭歌訣》為藍本,並以《醫方集解》輔行。要求“湯頭”必須熟背至信手拈來的地步,臨床方可應用自如。

 “脈訣”是指脈學方面的歌訣。現以李時珍《瀕湖脈學》流行最廣,然李中梓《診家正眼》似乎更切實用,故云脈必“二李”。

 《藥性賦》是民間流傳多年且影響極大的入門讀物,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對初學用藥可具初步輪廓。

 除上述“三件寶”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針灸歌賦”。

 針灸是國粹,是中醫走向世的“利器”。要想學好針灸,熟誦歌賦是必備的基本功。諸如:十四經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標幽賦、金針賦、通會指要賦、流注指微賦、勝玉歌、玉龍歌以及十二經子母補瀉、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訣均應熟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