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富貴險中求(第2頁)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範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含義: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產生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或現金流出,產生收入中斷風險或費用遞增風險。”丁富貴給餘良講解著理財相關知識。
“丁先生,理財風險大嗎?”餘良問道。這是他最關心的。
丁富貴微微一笑,說道:“俗話說‘富貴險中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被閹割過的一句俗語,它的全文是這樣說的:‘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大丈夫行事,當棄僥倖之念,必取百鍊成鋼,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這在《增廣賢文》中有明確記載。
‘富貴險中求’常被人們理解為追求富貴必須冒險。其實,成功商人從不盲目冒險,而是充分評估並控制風險後再決策。這裡的‘險’出自《易經》:剛柔始交,則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險’和‘難’同義,是‘艱難困苦’的意思。所以‘富貴險中求’的意思是:富貴源自黑暗中的堅持與磨礪。
富貴雖然可以通過冒險來獲得,亦會通過冒險會失去的更多,這句話並不是告訴人們不要冒險,因為有冒險精神的人才更容易成功。縱觀中外古今,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
但我們應該摒棄僥倖成功的念頭,在冒險之前做足準備、經過長期艱苦的鍛鍊,使得自己足夠強大,厚積薄發,方能一鳴驚人。這就是古人說的‘預則立,不預則廢。’
但冒險並不意味著盲目行動。在追求富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和計劃,並且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風險之中。同時,我們還需要具備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以便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