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酒席之上(第2頁)
見人來的差不多了,劉農的父親就讓劉農抓緊上菜開席。不一會兒,桌上就擺滿了各種菜餚。
在上菜的同時,劉農把一瓶酒打開,開始給眾人倒酒。
劉農的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就以茶代酒。“劉半仙”酒量不大,也從來不敢多喝,讓劉農給自己倒了半杯。餘良本不想喝,但實在盛情難卻,於是讓劉農滿滿倒了一杯,而且提前說明,就這一杯。李夢然因為是女生,從來不喝酒,所以也以茶代酒。
一瓶酒倒完,還有幾個人杯中無酒,劉農馬上又開了一瓶,並一一倒滿。
劉農的父親站起身來,先說了幾句客套話,然後請大家一起舉杯,一起動筷,酒席正式開始。
城裡人吃飯,講究的是精緻,農村人吃飯,更看重實惠,這一桌農村大席,最少有十幾個菜。光涼菜就能擺許多,蘿蔔、花生米、燻魚、滷雞爪,還有自家醃的酸菜,光這些就足夠開胃了。熱菜那就更別提了,肉蛋魚菜,葷素搭配,剛一上桌,滿屋子香味,讓直流口水。
你要說這些菜有多高檔,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可關鍵就在這“實在”二字,城裡的大廚,做菜都是斤斤計較,就怕多放點肉多炒兩下。農村辦席,那可都是實打實,菜得管飽,肉得夠吃。農村人做東請客從來都不吝嗇,該放的料一樣不少,什麼雞鴨魚肉的,那必須是現殺現做,鮮得掉渣,蔬菜水果更不用說了,基本都是種的,綠色環保,就衝這份實誠勁兒,吃起來就比飯店強。
而且,農村的大廚,一般都是祖傳的手藝,一道菜裡頭的學問可大著呢。就說紅燒肉吧,啥時候下鍋,火候怎麼掌握,醬油糖醋的比例,那都是有講究的。做出來的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一口下去,唇齒留香。還有,農村廚子最會做魚了,酸菜魚、紅燒魚、蔥燒魚,變著花樣來,每一種都鮮香入味,這手藝,可不是飯店隨便找個廚子就能做出來的。
農村酒席,還最講究食的溫度,從灶臺到餐桌,那叫個一氣呵成。廚師們在後廚忙活,負責端菜的人穿梭於席間,剛出鍋的菜,麻利地裝盤上桌,讓客人吃著最鮮、最燙的口兒,等你吃得差不多了,下一道菜又補上來,連續供應,絕不冷場。這種食的溫度,光憑錢是請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