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12/312561/13080375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我的愛一生只有你-第55章 管理藝術(第2頁),種菊山人,月如中文
種菊山人 作品

第55章 管理藝術(第2頁)

 馮諼趕著車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應該還債的老百姓都來核對借契。借契全核對過了,馮諼站起來,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債款賜給老百姓,隨即燒了那些借契。老百姓們歡呼萬歲。

 馮諼一直不停地趕車回到齊國都城,大清早就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對他回得這麼快感到奇怪,穿戴整齊來接見他,說:‘借款收齊了嗎?怎麼回得這麼快呀?’答道:‘收完了。’問:‘用它買了什麼回來?’馮諼說:‘您說‘看我家所缺少的’,我私自考慮,您宮裡堆積著珍寶,獵狗和駿馬充滿了牲口圈,美女站滿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只是‘義’罷了。我私自用債款給您買了義。’孟嘗君問:‘買義是怎麼回事?’答道:’現在您有個小小的薛,不把那裡的人

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撫育愛護他們,反而趁機用商人的手段在他們身上謀取私利。我私自假託您的命令,把債款送給了老百姓,隨即燒了那些借契,老百姓高呼萬歲,這就是我用來給您買義的方式啊。’孟嘗君不高興,說:‘好吧,先生算了吧!’

 ,!

 過了一年,齊王對孟嘗君說:‘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孟嘗君便到他的封地薛邑去。離那裡還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嘗君回頭看著馮諼說:‘先生給我買義的道理,今天才算見到了。’馮諼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僅能避免死亡。現在您只有一個洞穴,還不能墊高枕頭睡大覺呀。請讓我替您再鑿兩個洞穴。’

 孟嘗君給馮諼五十輛車,五百斤金。往西到魏國去遊說。馮諼對梁惠王說:‘齊國把它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諸侯國來,諸侯國中首先迎接他的,就會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把相位空出來,讓原來的相做上將軍,派遣使者帶一千斤黃金,一百輛車,去聘請孟嘗君。馮諼先趕車回到齊國,提醒孟嘗君說:‘一千金,是很厚重的聘禮,出動一百輛車,是顯赫的使節。齊國該聽說這情況了。’魏國的使者往返三次,孟嘗君堅決推辭不去。

 齊王聽到這些情況,君臣都驚慌害怕起來,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黃金、兩輛彩車、一把佩劍給孟嘗君。封好書信向孟嘗君道歉說:‘我很倒黴,遭受祖宗降下的災禍,又被那些逢迎討好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幫助的;希望您能顧念先王的宗廟,姑且回來統率全國人民吧!’

 馮諼提醒孟嘗君說:‘希望您向齊王請來先王傳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廟。’宗廟建成了,馮諼回來報告孟嘗君說:‘三個洞穴都已鑿成了,您可以暫且高枕而臥,安心享樂了!’

 孟嘗君做了幾十年相,沒有一點禍患,都是由於馮諼的計謀啊。”

 這個故事說完,張心遠又看了看王東昇,沒有再說話。

 王東昇聽完後,也沒有說話。關於這兩個故事,他是知道的,但充其量也只是知道而已,至於其中所包含的深意,他從來沒有想過。

 他覺得張心遠之所以給自己講這兩個故事,肯定是有目的的,絕不是無的放矢。

 第一個“徙木立信”的故事,比喻說到做到,取信於人,說明誠實守信是實行法治的前提條件。法治在社會中的作用並不是獨立的,是整個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而誠實守信所帶來的社會效益,有利於法治社會中道德秩序和法律的共同發展,同時誠實守信這一道德準則也為法律提供了道德基礎和價值導向。

 第二個“馮諼市義”的故事,比喻收買民心,即通過特定的行為來收買民心,通過某種手段來獲取民眾的支持和擁護,不僅為孟嘗君在當地樹立了正義的形象,?也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你的意思是讓我先立信、立德?”王東昇看著張心遠,似有所悟的問道。

 “對,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要想管理好這個企業,關鍵要做到‘三立’:立信、立德、立威。這三者,也猶如三把火,但這三把火是相互關聯的,目的也是明確的。前面的火燒的好,後面就好接著燒,未有違和感。如果前面的火燒得不到位,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會燜灶,最後蒸出一鍋夾生飯,後面就不好開展工作了。”張心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