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約法3章(第2頁)
“多謝師父,多謝師父。”劉農一聽餘良終於答應收自己為徒,立刻喜不自禁,馬上要行拜師禮。
“且慢,請聽我慢慢把話說完。”餘良一臉嚴肅的對劉農說。
“師父請講,師父請講。”劉農忙不迭的說道。
“第一,不許心懷惡念;第二,不許姦盜邪淫;第三,不許恃強凌弱。這三條雖然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到卻很難。如果你能做到,我就收你為徒,如果你認為自己做不到,我也不會勉強,咱們就此好聚好散,互不打擾,請你慎重考慮。”餘良說完,靜靜地看著劉農。
劉農站在原地,認真地聽著,用心思考著約法三章答應與否的利弊得失,他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兩難的選擇。
停了好一會兒,劉農這才緩緩說道:“師父,這約法三章我答應做到,如果做不到,天打五雷轟。”
劉農說完,眼神也變的堅毅起來,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
餘良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是相信劉農能夠做到的。當然,這也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慢慢轉變的過程。
於是,劉農正式拜師餘良,成為餘良的第一個徒弟。
“你拜師於我的事兒,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就行了。在公開場合,你就叫我大哥,我叫你兄弟,雖然你的年紀比我大,但也只能這樣了。至於別人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兒。記住了嗎?”餘良對劉農做著交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
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農雖然不是很明白,但還是趕緊點頭稱是。
鑑於劉農身體還處於虛弱狀態,餘良也就沒有提關於如何教他功夫的事兒,而是拉他慢慢坐下來,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唐代的時候,有個叫羅浮的後生,自幼父母雙亡,從小便跟著他的叔父一同過日子。他的叔父在京城中為官,很有錢,而且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只是如今已近不惑之年,膝下仍沒有一兒半女,故此把羅浮當作親生兒子對待。凡事百依百順,煞是溺愛。
羅浮漸漸地長大了,但因他從小便不喜愛讀書,又常與街邊浪子混跡,不久就沾染上了好賭懶惰的毛病。有一回,他與人豪賭,不僅把身上的錢財輸得精光,甚至還欠下了一筆鉅債。等回到家中,他先是不敢聲張,隨後偷偷地向叔父那騙取了些路費,想趁著事情沒有敗露,自己先溜走。
但是沒走多遠,在街角處便遇到了債主的手下。他們發現羅浮揹著包袱準備遠走他鄉後,感到十分生氣。他們既要搶走他身上的錢,還要把他吊起來打。幸而他的叔母發現得及時,急忙讓家中有力氣的男子前去解救,方才避免了一頓毒打。
他的叔父明白了事情經過後,不言不語,只責令他長跪在他父母的靈位前。
幾日幾夜,他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決計要挽回叔父、叔母的心。但他的叔父早已與他的叔母商議過了,對他說,“孩子,你到我們這裡已經有十年。轉眼之間,你是男子漢了。你的叔父我整日忙於官務,你的叔母則忙於料理家中事務,因此疏忽了對你的教育。
我們對你也是十分愧疚,希望你不要責怪我們。我與你叔母商議過了,債務我們替你還清,但是作為條件,你要獨自去遠方經歷生活,若是你哪天明白了我們這番苦心,往後的日子,我們再團聚。”他的叔父說完,淚流滿面,轉身便回房了。只留下叔母為他料理出走事宜。
羅浮並不明白他們的用心,不過既然如此,他也沒有情面留在這個好像並不屬於他的家。當夜收拾過行李,他便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