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山人 作品
第21章 偶遇大礦長(第2頁)
從4歲開始跟父親餘建國學功夫前,父親餘建國就教導餘良,練功前必須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一切與練功無關的心理活動必須停止。至於為什麼,父親餘建國沒有說,餘良也沒有問。
準備動作完成後,餘良這才練起了由父親教了十幾年、自己練了十幾年,直到上高一以後才全部學會的,由拳打、腳踢、摔打、奪刀、奪槍等格鬥動作組合而成的一種拳術——軍體拳。
之所以學了這麼多年才學會,並不是餘良不想學,而是父親餘建國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就是回家也只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教導餘良的時間實在太少。
再加上餘良年紀小,領悟能力有限,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只能是能教多少算多了,每年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餘良一個人在反覆揣摩、練習。
在這種學的時間很短、練的時間很長的特殊教練模式下,儘管餘良學的很慢,但卻打下了堅實基礎,一招一式都比別人有了更多的領悟,或許這就是慢工出細活吧。
開始學的前幾年,餘良還以為自己學的是傳統武術套路,直到看了幾部老電影后,發覺和裡面的招式並不相同,這才向父親餘建國請教,自己到底學的是什麼,父親餘建國這才如實相告。
父親餘建國說,傳統武術多在練習套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而軍體拳特點是動作精練實用,靈活迅速有力,每一動都是“一招制敵”,能保護自己,同時能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是體重+力量+速度+實戰經驗+年齡優勢的產物,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做到,不需要招招精通,真正學好一招就可以,當然如果能全學好了,那就更好了。
一套拳法練完之後,餘良開始收式,平心靜氣,調整呼吸,全身慢慢放鬆。
當餘良慢慢睜開眼後,憑著多年練功養成的對周圍環境的異常敏感,忽然發現明亮的月光地下,一位中等身材、頭髮花白、眼神不怒自威、一身休閒服裝的老者,正站在距離自己十幾米處,微笑著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