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三十四章 天心人心


姜望走後,得鹿殿又沉默了很久。

天子的聲音才響起來:“把那幅壁畫拓下來,掛在東華閣。朕也每日看看。”

唯此一句……

唯此一句。

韓令低下頭,領命而去。

……

……

一名太監保持了足夠的距離,在前引路,腳步踏在巨大的石磚上,不發出一點聲音。他們是習慣了謹小慎微的人群,謙恭地生活在這偉大宮城裡。

姜望不緊不慢地走在後面,氣度非凡。

每一步踏出,噠,噠,噠。

在威嚴華貴的宮城裡穿行,青衫按劍,步履從容,誰能不說一聲瀟灑少年?

然而當自己的腳步聲在偌大的宮城裡孤獨迴響,如鼓點一般落在自己的心上,姜望忍不住在想——

天子當年……

到底知不知道雷貴妃遇刺案的真相?

甚至於,他從玄武大街一路走到皇宮裡來。

這一路的風平浪靜,背地裡有多少洶湧?是不是天子,對某些人的敲打呢?

儲君之位,關係國本。

遙想元鳳三十八年,前太子受囚,新太子方立,樓蘭公之亂才平。

站在天子的角度來說。

雷貴妃設局自刺,死不足惜。

何皇后順水推舟、借刀殺人,雖是反制,也其咎難辭。事後為掩蓋真相,逼殺林況,更是抹不掉的罪行。大澤田氏為何皇后行爪牙之事,有賣好太子、插手爭龍之嫌,其惡難掩。

如果當年就將真相揭開,結果會如何?

首先何皇后必然要被廢。

後位驟然空懸,會引起多麼大的競爭?

這種爭鬥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包括天子本人。因為後位只有一個,而看著那個位置的人又太多。

不是隨便找個人坐上去就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

何皇后廢了,太子當然也要廢掉。

可幾年之內,太子連廢連立,這事哪怕單獨拿出來,都是足以動搖國本的愚蠢行為。又何況是在樓蘭公之亂剛剛平息的那段時間?

再往下說,大澤田氏一直是齊國頂級名門,無論軍政,都有深厚根基,其本身亦是齊國實力的一部分。在當時若究其責,無異於在國家動盪之時自削筋肉。

剛剛平復樓蘭公之亂的齊國,適不適合廢后、廢太子、問責田氏?

青石宮裡的那位廢太子,才剛剛關進去三年……

餘波未息!

天子當年有太多的理由沉默。

其實仔細想想。

現太子正位東宮這麼多年,為何還是如此謹小慎微?

當了這麼多年太子,還沒有真正被朝野上下認可為大齊未來君主。

當了這麼多年太子,還相繼崛起了華英宮、養心宮、長生宮。

這當中,有沒有當年那件事的影響呢?

再想想看。

大齊九卒,大澤田氏現在可是一軍未掌。

政事堂中,大澤田氏現在未有一席。

這可是齊國最頂級的世家之一,海外開拓兩島,不輸於任何一個世家。對齊國最高權力的參與,也太薄弱了些……

甚至於高昌侯田希禮與宣懷伯柳應麒前不久在大典相爭,竟直接被天子命人剝了衣服鞭笞……

宣懷伯鞭笞了也就鞭笞了,高昌侯是何等地位?

如果說天子當年就已經知曉真相,這麼多年對案件的擱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視為他給姜無棄的一份體面。

此案不公開,雷貴妃還可以是天子緬懷的愛妃,姜無棄還是那個天子最憐愛的兒子。

此案公開,則雷貴妃是自作孽不可活,姜無棄是罪妃之子。

雷貴妃膽大妄為,可畢竟姜無棄無罪……

但儘管有這麼多的理由來支撐,儘管可以分析出這麼多東西來。

姜望仍然不能夠確定,齊天子是否當年就知道了真相。

這些分析都是在假定的前提下。

而帝心如海不可測。

但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

今時今日,姜望如履薄冰,走在一條無形的線上,在左右皆是深淵的情況下,給了所有人他能給出的最大交代。而這所謂恰當的分寸,又如何不是天子劃出來的線?

天子不言,但那條線明晃晃地就在那裡。

姜望誠然在得鹿宮中慷慨激昂,秉正直言,然而那條線,他敢觸碰嗎?他敢提及皇后一個字嗎?

他只能說馮顧案,只能說公孫虞案,只能說林況案。

給楊敬交代。

給林有邪交代。

他承諾的,他都做到了。

至於真正將整個雷貴妃遇刺案的真相公諸於世……他做不到。

並不是證據丟失的問題。

在已經洞察真相的前提下,再去尋找相對應的證據,絕不會比烏列這十七年所做的努力要難。

姜望自信他是可以再找到證據的。

但就止於此了。

今天所做的一切,已經是當前的極限。